长篇:中科系事件吓出银行一身冷汗来

2001年01月16日 14:12  财经时报 

  ——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会否因此陷于停顿

  “优良的流动性”——股票质押贷款的首要条件。

  作为一只著名庄股,中科创业的流动性早已明显呆滞,但是据《财经时报》报道,“北京的合作机构在分散的数十个营业部均曾以此股票质押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

  直接的后果是,近期,中科创业雪崩般的跌停足以让贷款者血本无归。

  事实上,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如此以“钱生钱”运作的“××系”可能还有好几个。

  现在,中科系瞬间崩溃,兔死狐悲,但悲的不应仅仅是这些“××系”——股票质押贷款遭遇劫难,银行所承担的巨大风险前所未有地凸现。

  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月10日明确表示,中科创业最近的股价暴跌已经比较严重地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中国证监会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对涉嫌操纵股价者进行调查。

  据悉,所谓“涉嫌操纵股价者”范围不会太小,除了坐庄机构、股份公司、有关券商,相关银行也将难逃其咎。

  中科创业从1998年末最初提出重组时的15元左右,飚升至2000年2月的最高84元,涨了近6倍,机构所用的巨额资金大部分都是以股票质押的方式从银行筹得。据悉,机构介入中科创业后,用所持股票获得质押贷款,然后再买股票、再贷款,形成“连环贷款、连环投资”。

  机构的此种伎俩,银行方面真的是一无所知?一切都明摆着

  从1998年末炒作到2000年2月最高84元,中科创业基本上是缩量上涨,期间较大的成交量不足5%的换手率。

  这是典型的庄股炒作——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但股价一飞冲天。

  中科创业2000年5月实施10股送1.2股转增2.6股,除权前的流通盘约8268万股。从日K线图上看,庄家已在1996年和1997年完成筹码的收集。当时康达尔的流通盘约4590万股,股价虽在10至15元间徘徊,但成交量最大一日高达1504.24万股,单日换手达三分之一。

  机构高度持筹,高度控盘,以过度炒作后的股票市值作为贷款质押率的基准,正是机构的如意算盘。

  这一切都明摆着。

  而作为银行,如果本着审慎的信贷原则,怎么可能失察于这样一只典型的强庄股?

  事实上,据消息人士称,银行方面大都在中科创业的高位股价上,以1:2的质押率贷款给机构。

  据悉,目前申银万国[微博]、海通等均有多家营业部在协议划定的安全平仓线之上出货失败——无人接盘。

  也就是说,质押股票时所设定的警戒线和平仓线都形同虚设。

  而这一切都应该是当初股票质押时所能够设想得到的。

  另据1月12日中西药业的公告,公司所持3575822股岁宝热电的股票已被申银万国悉数抛售,而事先申银万国并未得到中西药业的授权或委托。在“中科系”的漩涡中挣扎,申银万国处境不妙,有专家推测,真正原因恰恰出在股票质押贷款上,除监管威慑以外,银行催逼太紧,申万才会出此下策。

  银行为什么敢于冒如此大的风险——资金的风险和道德的风险?为什么偏向虎山行

  来自银行方面的初衷,脱口而出的有两个。

  第一,银行惜贷的情况并未根本改观——“贷出去找死,贷不出去等死”。而股票质押贷款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是6个月,而且有股票作为抵押物,与信用贷款相比,风险要小得多。

  第二,对于庄股的问题。对于人所共知的庄股,银行当然不会不知道,而总是侥幸认为管理层不会轻易介入。

  据悉,康达尔当初重组的起因,是深圳一家投资公司的经理因吃进康达尔九成以上流通股深度被套,欠下巨额债务,而请北京机构策划一次重组来谋求解套。

  如果这是事实,当时中科创业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29.2%,深圳的投资公司在1998年末持仓超过总流通股的90%以上,实际已构成该例行举牌的“收购”。

  奇怪的是,在此期间所存在的内幕交易及对倒、倒仓等股价操纵行为未被管束。

  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有银行人士称:这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即庄股是中国股市中的一个“合理的现象”,起码不会立即被查处。

  股票质押贷款严重变形

  从银行自身来看,以上文提到的两个初衷作为允许中科创业作为质押物的理由还是显得不太充分——去年2月颁布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理办法》规定,可流通股过分集中的股票不能作为质押物;借款人则只能是综合类证券公司的总公司。

  而实际的情况是,一方面,众所周知,中科创业是一只筹码相当集中的强庄股,另一方面,据《财经时报》称,中科创业“北京的合作机构在分散的数十个营业部均曾以此股票质押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也就是说,庄家通过券商营业部以股票为质押从银行融资——银行显然严重违规。

  《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理办法》曾经成为去年以来牛市的一个由头。但有专家认为,当时市场的热烈反应掺杂了许多“投机者的快乐”——

  事实上,单纯以券商向银行作股票质押业务的量并不大。据最新消息,上证登记公司去年累计办理各类证券登记申请1674笔,总市值达1622亿元。但其中流通证券质押登记只有298笔,质押证券5.07亿股,其中还包括基金和国债。

  券商流通股质押业务不景气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自前年券商纷纷增资扩股以来,券商的自营资金已经成倍增加;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券商不愿通过股票质押贷款亮出“底牌”——公开自己持有的股票。

  真正方兴未艾的所谓股票质押贷款业务,是机构包括庄家、企业,以及个人投资者,主要是与券商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大户,通过券商作为担保方,以股票质押的方式向银行融资。

  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质押贷款,这种方式所质押的股票可以在平仓线以内自由流通;对所质押股票的监控不是由贷方通过在交易所的特别席位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方——借方开立资金账户的证券公司来进行监控;贷款协议不是由借贷双方达成,而是由三方协定——银行、券商、借方。

  有专家认为,当前股票质押贷款之所以严重变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种种的限制使正常业务难以高质量地运作,而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为借款人的股票质押贷款又因为“违规”而失去了严格的限制。

  日本的金融悔恨

  在中科创业上演世纪惨剧的过程中,“资金链条”成为一个话题。

  中科一类的民间投资公司同时涉足N家上市公司,运作的资金往往靠股票质押贷款搞“活”。一旦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跌停,“策划钱生钱”最终生出的是一堆泡沫。

  好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科创业还仅仅是个案,没有引发更为可怕的系统风险。

  有专家认为,这与中国现行的双轨制金融体系有关。90年代初期房地产热,产生了比此次数量大得多的呆坏账,在现行体制下也能“不了了之”般地“化解”掉。

  他说,不过这毕竟是“非正常”市场经济状态下的特例。在真正的市场经济状态下,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有疾风暴雨式的连锁反应。

  他以日本为例。

  80年代末,日本银行被卷入泡沫经济的浪潮有两个代表,一个是大举向房地产融资,一个是以高价位的股票进行质押贷款,它们形成了日本金融崩溃的开端,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日本长期信用银行相继破产,日本经济一蹶不振。

  相比而言,美国经济的抵抗力就要强健很多。今年以来,纳指腰斩,而没有一家银行因为股票质押业务陷入窘境。因为除了经济实力强以外,美国的银行实行了严格的BIS规定,即银行自有资本比例必须保持在8%以上,股票的流动性在股市低迷时期也相当优良。

  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现状 中科创业风波之后,股票质押业务会不会陷入停顿?

  来自人行的消息是,中科创业事件原因复杂,并不能单纯地归咎为股票质押规则的不健全。如果严格按《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理办法》的规定行事,中科系怎么会筹得巨额的资金?

  他说,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在我国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因为市场培育得还不充分,所以,前段时间曾经热闹过一阵的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也还在研究之中。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不会因噎废食。

  他介绍说,为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审计部门去年积极开展了金融审计,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资产损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大量问题。今年,中国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也将列入审计名单。

  他说,中科创业事件中,如果银行有违规行为,将严肃查处,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他同时指出,借方通过券商担保向银行以股票质押贷款的现象,也就是所谓“地下股票质押贷款”目前的确非常猖獗,这方面有几个工作要马上着手:

  第一,研究非券商对股票质押贷款的需求是不是合理,是不是迫切;

  第二,调查“地下股票质押贷款”进行的情况;

  第三,有效禁止一切形式的违规操作。

  谈到今年股票质押业务会不会有新的突破,他说,中国的银行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潜在的系统风险很大,每一种金融创新都会相当小心翼翼。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现状。

  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质押物是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综合类证券公司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这里所指的综合类证券公司是指总公司,银行则是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及其授权的分行,以及其它商业银行总行。

  ——贷款人:必须有专门的业务部门、人员负责管理股票质押业务,应该有专门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同步了解相关股票行情,以及上市公司信息。

  ——借款人:资产具有充足的流动性,按证监会规定,提足了交易风险准备金;一年内无重大违纪行为;上一年度未亏损;上一年度未挪用客户保证金。

  ——贷款利率:按商业银行同档次贷款利率,上浮最高30%,下限为10%。贷款最长期限六个月,不得展期。

  ——不得接受的股票有:上一年度亏损;前6个月涨跌超过200%;可流通股过分集中;交易所停牌可除牌的股票;特别处理的股票;证券公司持有一家上市公司已发行股票5%以上的(不包括证券公司包销购入后超过5%以上的)。

  ——质押率:根据股票质量、上市公司财务资信状况,最高不得超过其市值的60%。质押率=贷款本金/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股票数量x前7个交易日股票收盘平均价)。

  ——贷款人在发放股票质押贷款之前,应该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以行保管和处置事宜。

  ——贷款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金的15%,证券公司所质押股票不得超过该股票发行的5%,流通股的10%,一家上市公司被各家券商所质押的股票不得超过其发行的20%(此项由证券登记公司负责监控)。券商必须与一家银行签定主办行协议;主办行对所质押的股票必须每天进行评估。

  ——警戒线:股票市值/贷款本金×100%=130%。

  ——平仓线:股票市值/贷款本金×100%=120%。

  香港银行接受股票为抵押品的风险考虑因素——非本港上市公司

  1、不应视为押品、只属一个附加保证(如叙做项目贷款的项目公司股权作押),确保有关股票不会作押予第三者套取资金,从而影响整体的还款能力;

  2、在净算(清盘)一间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分配资产权是最后,一般不能取回资金还欠。

  1、该类押品占借户提供总押品的比重不宜过高或集中,股票押品中组合不能过分集中在某些行业或分类上;

  2、对蓝筹股一般叙做成数为40%-50%(港处指引40%)、非蓝筹股一般叙做成数为20%-30%(港处指引30%),但对一些成交量小、控制权归边的三四线股票不应接受;

  3、对上市公司本身股票作押基本上不算加入押品,可控制大股东不能重复将股票作押担保第三者来套用资金;

  4、若作押股票为借户提供的惟一担保品所占比重高或授信金额大,需考虑该股票公司的业绩(指营业额、盈利能力、前景及借款比例等,估计股价会否大幅滑落)、背景(是否股权归边、会否受庄家影响股价)、作押数量占总发行量的百分比(不能过高,难于处理)、平均交投量(估计若由银行处理、市场能否消化及处理时间是否充裕)、股价波幅是否过大(叙做成数可能要按250天平均价作折让)、市场和投资机构对该公司业绩或股价的动向(影响押品价值及处理时间)、P/E及借贷等比率(影响押品价值及处理时间);

  5、银行面对不同的借户,同一上市公司作押股票总额占发行量是否偏高,日后处理会否引发全面收购(市场买家少);

  6、股票是否能办妥正式抵押手续(应过户予银行的附属公司),有否抵触法例,日后收回的股息、红股或认股权的处理方法;

  7、最终应考虑押品是否会长期持有,还款来源并非依赖处理押品、借户长期持有股票对其本业的资金流动有否影响、借户投资策略是否过分进取、套取资金中会否继续增持该些股票。(马腾/文)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C罗两球皇马2-1尤文 伊布4球巴黎胜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来往秘邀大V测试 公众账号即将全面开放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陈虎:房地产京7条突然出笼有何深意
  • 徐斌:那些不作死不会死的土豪们
  • 叶檀:北京自住型商品房估计不好卖
  • 周彦武:远超08年的金融危机明年爆发
  • 花木兰:美国将出现金融混乱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