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续写不败神话 郑百文涨停意味着什么?

2001年01月04日 08:16  中国青年报 

  新世纪一开始,中国股市再次续写ST不败的神话。今天下午复牌的郑百文,一开盘即以7.07元涨停。下午1时30分,记者在华夏证券交易所北京东四营业部看到,ST郑百文开门红,其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同为7.07元,涨幅5.05%,并一度列入上证A股涨幅前10名的行列。

  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分析师吕立新说:“现在郑百文是只有排队买单的,没有卖单的。目前买单有9200万股,而郑百文流通盘总共是1.07亿股,这意味着庄家向市场宣告,愿意买下全部流通盘,‘只要有人卖我全要’。”

  庄家敞开收购,这在郑百文的独立董事陆家豪看来是意料之中的事。他说,股价上涨是必然的,因为重组给人以相当大的想像空间。此前,郑百文复牌时间一直被认为应在1月底之后,即待郑百文再次召开股东大会通过重组细则后再复牌。此番提前复牌颇有点出人意料。对此,陆家豪解释:“在去年12月31日的股东大会上,有不少股东提出尽快复牌的要求,为此公司董事会向上交所提出申请,并很快得到批准。”

  郑百文涨停意味着,尽管此前诸多股东对缩股方案颇有微词,但股东并没有抓住这最后的时机“用脚投票”。“他们舍不得卖掉手中的股票。ST郑百文这个经营不善的公司依然是股东眼里的香饽饽。因为对股东而言,股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股价。如果郑百文的股票有望升到十二三块钱以上,缩股后,股东仍有赚头。”吕立新说,“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此后应是连续3天的涨停板,ST郑百文股价涨到十二三块钱没问题。”

  引人关注的是,郑百文火爆之际,其他ST股也不甘示弱。其中ST闽闽东ST港澳ST凯地等ST族曾一度占去深证A股涨幅前10名的半壁江山。中国股市ST股一枝独秀的局面不禁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吕立新说,ST公司一般都严重亏损,甚至有的公司的净资产是负的,但之所以不断有企业看好ST公司,是因为它们看好“壳资源”。因为计划额度的控制,好企业要通过正规渠道上市很难,甚至要等很久。与其申报等上几度春秋,不如花钱买壳上市,既可以节约时间成本,还可以借助在二级市场炒作重组题材,拉动股价上升。这样做,不仅有望收回买壳的钱,搞好了还可白赚一个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但只要是投机,永远是接最后一棒的人倒霉。

  著名股份制专家刘纪鹏[微博]的看法是,新世纪中国的股市由ST来支撑门面,这对股市的脊梁———绩优股的成长相当不利,这说明中国的股市还相当不成熟。股市是以创造股价的周期波动获利为主,还是以债优股的良性上升获利为主,是判定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

  刘纪鹏指出,所以产生壳资源,是因为许多“瓤”难以通过正常的渠道上市,其中确有上市成本太高等原因,但也非尽然。因为有的“瓤”本身并不符合上市要求,难以通过正常审查。这类“借壳者”往往醉翁之意不在“壳”,其“恶炒”的可能性很大,投资者对此一定要提高警惕。

  他说,ST股之所以一炒就火,既有资本市场炒作理念、技术等原因,也有人们心理预期、跟风等因素。“炒作ST股一般都有一个‘低’的过程,就像一个人要跳得高就得先蹲下来一样。这在技术上给庄家以炒作的空间,而且也给股民以想像的空间。股民们往往认为这已经跌到底了,传统文化中‘否极泰来’的观念对人们的跟风心理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只要聚起了‘人气’,所谓假亦真来真亦假,一哄而上,假的也可能炒成真的。”

  刘纪鹏强调:“郑百文的起死回生以及垃圾股的大行其道,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中国股市必须尽快建立硬碰硬的退出机制。”目前与上市有关的各部门、各环节为退出机制的建立设置了层层障碍,谁都不愿吃这只螃蟹。鉴于此,当务之急是制定上市公司退出的“硬指标”,如规定每股净资产低到负值、连续3年亏损、股价低于面值以及有重大违法经营行为的,应强制退出。“退出机制已经成为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报记者 潘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