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救命还是先治病?股市五年“铁底”无声而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 10:4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明 皓 北京报道 1300点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9月9日,在整数关口挣扎了数日后,两市大盘低开低走,沪指开盘1307.47点,最高1307.48点,最低1281.75点,收盘1284.31点。坚守五年的千三关口无声而破,市场陷入了前
证监会不再托市、加息预期、券商出货以备结算备付金账户分户管理实施……导火索看起来不止一根。 不托市? “监管部门本来就不应该托市,但并不等于该做的事情不做了。”著名学者王连洲说到。 9日一早,一篇关于“证监会不再托市”的内部讲话在业界广为流传。当市场最终跌破千三大关时,这篇文章被部分媒体认定是罪魁祸首。 接近消息源头的人士透露,9月5日,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一行在深交所与部分券商负责人举行座谈,主要分析当前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汇总各家意见形成相关政策建议。 证监会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市场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征求与会者意见。这两种意见分别是:一种意见认为与前几次一样,目前市场还会在1300点止跌;第二种意见是认为当前的股价结构、包括券商的流动性都不同于以往,因而,市场跌破1300点的可能很大。 谢庚说:“对此,想听听大家的看法,要声明的是,不是为了托市。另外,请大家考虑,当前市场,是先救命,还是先治病?” 在此次会议中,参会者大吐苦水。 有券商说:“证监会不仅是行业的监管者,更应是行业的保护者。《国九条》在其他行业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这导致了目前证券行业的地位到了可用‘人微言轻’来形容的地步。” 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有基金公司老总很理性地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把好筹资关,绝不允许有钱筹钱的现象出现;二是把好资金运用关,这方面H股做得较好;三是把好经营关,可以允许达到持股条件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经营,充分发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的监督作用;四是把好分红关,要制定相关政策要求有能力的上市公司必须分红,宝钢的再融资遭到市场质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像这样的好公司,仍然是只讲筹资,不谈分红。 还有的参会者直接说到:“以前,投资者对市场的认识还不深,现在,投资者弄明白了,彼此的盈亏就像赌徒之间的输赢,你赚的就是我赔的,玩来玩去只不过像在做游戏,市场的价值并没有什么增加。大家一旦醒悟了,就不愿再玩了。” 会议最后,谢庚做了总结。 他表示,“证监会不会再搞托市、救市,这只会使风险后移。在下跌过程中,证监会主要是在做推进股市的规范化建设,包括基础性工作的推进、深层次问题的解决等。” 针对有人说《国九条》变成了“国一条”,谢庚解释到:“实际上,跨部委协调小组的工作一直在做。至于大家关心的‘先救命还是先治病’的问题,我想还是按大家刚才提到的,‘长短期结合,标本兼治’”。 很显然,当天的媒体报道只报道了谢庚的部分讲话,并最终成为了所谓的导火索。 但谢庚的讲话真的有那么大的功效? 量变与质变 “跌破1300点是迟早的事情,这个消息仅仅是导火线而已。”资深市场人士苏武康对此表现出了意外的平静。 他认为,“前期大家都认为暂停新股发行是重大利好消息,但市场不这么认为。几天前市场在1300点附近盘整而无成交量的事实,已经说明了没有增量资金再愿意入场护盘。现在跌破1300点完全是市场的必然趋势。” 与他同样平静的是西南证券研发部总助彭志刚,“没有任何意外。1300点不过就是一个心理上的点位而已,技术上不存在问题。” 面对1300点破位的事实,这些被采访对象意外地平静。但平静下是对证券市场几乎彻底的失望。 “这样的市况,实际上是投资者长期以来对股市失望情绪的总爆发。所谓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苏武康说到。 他认为,中国股市发展这么多年以来,上市公司的回报与投资者付出根本不成比例。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也一直不到位,除了诚信问题外,再融资问题也非常突出。 王连洲对此也深有感触:“现在讲出政策就是托市,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恢复证券市场应有的本色。过去,我们对证券市场的定位是不正确的,在制度建设上有很多偏差。现在必须要纠正这种偏差。怎么能说,出政策恢复股市原貌的做法就是救市、托市呢?这里有观念上的误解。” 他认为,大家讲股市要“同股同权同利”,但在一个股权分置的市场里,无法实现。所以才出现了大股东急于圈钱,不图回报的事情。 “这才是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所在。现在我们大家能对这个问题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了,下一步就是要解决问题。但关键是政府要下决心。”他说到。 “我们已经错过了几次解决全流通问题的时机了,我们不能再错过现在的时机。”王连洲说到。 他指出,目前已经公布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同比提升近30%左右,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大好时机。 苏武康也认为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对监管部门完善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说,“除了要下决心解决全流通问题,还要明确引导上市公司分红。为投资者创造回报是证券市场存在的基本条件。” 证监会的苦恼 正如谢庚所说,证监会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主要是法规建设问题。但《国九条》已经是证监会最能够动用的尚方宝剑了,到今天,《国九条》的实施效果,证券市场恐怕无人能给与满意的答复。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不是证监会一家能说了算的市场了。全流通问题、税收问题、融资问题等等最根本性的东西,证监会都无法单方面说话算数。所以,跌破1300点,责任不全在证监会。”华夏证券一位人士认为。 事实上,从年初的《国九条》出台,到清理券商国债回购事件,以及近期的新股定价改革,证券公司创新,证监会所做的工作还是不少的。但针对《国九条》成立的6个工作小组,自成立以来便很少有见成果出台。而同期证券市场却以非凡的速度加速扩容。市场将《国九条》喻为《国一条》的说法也在情理之中。 证监会主席尚福林8月24日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按照《若干意见》的要求,在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证监会以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在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尚福林提及的工作包括: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股票发行审核制度改革,再融资政策的改革;实施上市公司辖区监管责任制,会同国资委推出以股抵债试点;资本市场品种创新;处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以及积极推进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跨部门工作。 “证监会实际上也着急不了,在今年的券商峰会上,只提证券公司创新,在基金大会上只讲法规年的做法,证监会平静的后面多少是无奈。”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说到。 有业内人士认为,自《国九条》出台以后,证监会与其他部委对待《国九条》的态度一开始就有分歧。 “证监会的本意是要先解决好证券市场深层次问题、夯实基础。而国资委和人民银行对证券市场关注的重点是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和支持更多的企业上市。”该人士说到。 此前一段时间,证监会一直以捍卫和落实《国九条》为己任,坚持不懈地推动各项改革,6个工作小组要解决的主要是证券市场的深层次问题和创新问题。但最近情况起了一些变化,支持优质企业上市,特别是银行上市,被放在四项重点工作之首。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证监会在与其他部门的博弈中作出了必要的让步,也意味着管理层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即由积极稳妥地解决证券市场的遗留问题为主,转向以支持企业的直接融资为主。 由此,历史遗留问题被迫推后解决。 目前中央高层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控问题,其次是金融改革。据专家判断,下半年,宏观经济调控将逐步由行政调控转向以金融为主要手段的市场调控。 《国九条》只能是金融改革工作的一个部分。在此时,证券市场将转向为金融调控服务。尚福林在券商峰会上的讲话说明,证监会可以做的不多。 该人士认为,政策面静悄悄的变化将对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下一步市场大规模的扩容是难以避免的,扩容对资金的抽血、对投资者的信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扩容也会导致蓝筹股的稀缺溢价消失。 政策面的变化很容易使投资者产生这样的联想,即:管理层在解决股权分置之前,将更多的大型企业上市,利用制度缺陷高溢价发行融资。 “而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证券市场的问题越积越多,最终积重难返。”该人士最后一声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