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主体发展需多层次资本市场环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 21:42 金融时报 | |||||||||
8月24日,北京市金融学会与《金融时报》共同举办了“宏观调控与金融业治理结构论坛”,我国著名金融专家谢平、曹凤岐、朱民、谢多等与会,并作精彩演讲。北京金融界逾百人参加论坛,并与专家互动交流。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曹凤岐
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很不合理,应当发展广义资本市场。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才能发挥资本市场调配社会资源的作用。 第一,要继续扩大股票市场的规模,使更多的公司上市。在促进国有大企业上市的同时,必须让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要稳步解决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问题,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为企业筹资。应当尽快设立创业板市场,专门为中小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中小高科技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第三,发展债券市场。应当大力发行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探索资产证券化品种,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等均可尝试;同时逐渐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第四,大力发展投资基金市场。创业投资基金是雪中送炭,在国外的创投基金实际上是一批民间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但在中国相当一部分还是政府资金,企业真正需要的时候并不能给企业以支持。第五,加快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创新。要允许多种金融工具的出现。积极制造条件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第六,中长期信贷市场不可忽视。中长期信贷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长期信贷是区域和大型企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第七,规范直接的企业产权市场。应当进一步规范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间的产权转让,尤其是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第八,加快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步伐。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资本市场日趋国际化的现实告诉我们,今后必须遵循国际游戏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