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市”英雄郎咸平发炮 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7:14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最近的中国股市正经历着一个多事之秋,特别是上个星期,一直走势非常良好的家电类个股全线崩溃,海信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四川长虹(资讯 行情 论坛)、海尔、春兰、TCL、格力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均大幅度下跌。 在这些被基金经理几乎一致看好的消费升级概念股票风声鹤唳的背后,有“郎监管”之称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开始浮出水面。 资深市场分析人士如此评论,“就像之前德隆危机爆发后,市场立即对民企上市公司产生质疑,造成复星实业(资讯 行情 论坛)等民企股价的暴跌。而郎咸平炮轰的一系列对象又多为家电企业,这无疑会滋生市场的恐慌气氛。弱市行情中,利空效应会被空前的放大;哪怕一个微小的利空,也将造成投资者的紧张,从而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 郎咸平都做了些什么? 郎铁嘴发炮都有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问题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职业经理人信托责任的缺位,这造成了我国的MBO事实上是MBI(ManagementBuyIn)。”这是郎咸平向海尔、格林柯尔、TCL、科龙发炮的重要原因。 早在今年4月,海尔在香港借壳上市时郎咸平就盯上了海尔。7月28日,海尔中建发布公告,称海尔中建将延期认购海尔集团所持有的飞马青岛公司35.5%的股权其相关认股权行使日期将延长至2005年12月31日。这个看似平常的公告刊出后,郎咸平认为海尔此举是为了完成借壳和实现国有股权稀释。 紧接着,8月上旬郎咸平开始对TCL以及格林柯尔提出质疑,其中以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公开披露的41家电子类公司业绩数据为基础,认为TCL创业的22年,李东生由几乎身无分文演变到身价近12亿元,成为TCL改革的最大受益者。“TCL发展的过程实际是国有资产逐步流向个人的过程。”郎咸平下了这样的结论。 8月10日,郎咸平再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中席卷国家财富。郎咸平指出,顾雏军在收购科龙、美菱等公司时,均以大幅亏损为由压低价格,实际上,这些公司的大幅亏损都是顾雏军一手制造的。郎咸平指出,顾雏军制造亏损的手法就是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在完成收购后,顾雏军又将企业的运营费用比例降到零,制造接手后即大幅扭亏的假相,强化了外界的“民企神话”。 郎咸平指出,目前有关法律制度的缺失,造成暗箱操作,国有资产可能被某些有特权的人“自己制订价格”,“合法”地转化成为私人的财富,这对于社会和民众来说非常不公平。据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资讯 行情 论坛)、三九集团以及民企南京斯威特和上海的复星实业将是郎咸平下一个“攻击”的目标。 众诸侯回击无中生有? 在郎咸平“口诛笔伐”的几家中国家电企业“大哥大”中,海尔还算“客气”,仅仅是在书面上对其表示了反驳。据介绍,海尔方面的一位发言人代表海尔提出,由于海尔现已经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不存在曲线MBO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所以,郎咸平教授的观点不能成立。海尔称:“郎先生发表的文章是以‘海尔是国有企业’为前提的,众所周知,海尔不是国有企业。海尔没有任何违规违法行为”。 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董事长的李东生也显得很“大度”,他仅仅是认为“郎咸平关于TCL的财务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关质询是建立在不可比的基础上的。”TCL集团董秘陈华明个人认为,郎咸平采用的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披露的41家电子类公司所从事的细分行业各不相同。不同类别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不具可比性;整体上市的公司与非整体上市的公司之间也不具可比性;这些数据是2003年的,而今年1月份TCL集团才整体上市,非上市公司的数据与上市公司不具可比性。 但“纯粹”的民营企业家、格林柯尔老板顾雏军却很想籍此证明自己的“清白”,他给郎咸平的是一张法院的传票。8月17日,顾雏军以个人名义正式递交起诉状,在香港特区高等法院状告郎咸平诽谤罪。有知情人士表示,先是声称不做回应,随之将对方告上香港高院,这是顾雏军的一贯做法。2002年1月30日,顾雏军就曾向香港高院起诉,控告瑞银华宝及该公司董事兼中国研究部主管张化桥诽谤罪。2002年7月底,瑞银华宝、张化桥与顾雏军以赔偿30万元港币为代价庭外和解。 监管的眼睛 经济学家的社会责任 如果没有顾雏军的起诉,也许郎咸平还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为其与海尔、TCL的抗争中,关注的人似乎并不多。而顾雏军的一纸诉状,不仅引发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动荡,也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郎咸平“唐诘坷德”般的抗争。在应对顾雏军此次起诉时,郎咸平坚定地表示,自己研究报告所用的数据均为格林柯尔公开的数据,所以自己最不怕走法律途径,将与之斗争到底,所以此事最终结果如何尚难预料。不过,让不少“观众”和郎咸平自己困惑的是,“到现在整个经济学界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公开支持我”。 作为一位独立学者,一方面要艰苦地作学术研究,一方面还要顶住官司缠身的压力,他并没有退缩,但“孤军奋战是惟一的遗憾”。但是,这一次,国内经济学界确实是集体失语。不仅如此,近日上海更有经济专家“反向”打破沉默,认为朗咸平“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有失偏颇,不能把企业家作为敌人;也有专家认为,对经济改革问题的争论不宜过早进入大众的视野。也有评论家认为“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恐怕是由于双方都不够成熟,缺乏节制。”不过,在更多中小投资者眼里,郎咸平是真正的英雄,不仅敢于在市场环境好时发表“盛世危言”,更敢于在市场环境恶劣时“仗义执言”。作为一名独立经济学家,这位铁齿铜牙者从来就不“闲”,早在几年前他就预言德隆模式“迟早会出事情”,结果如何?乱“市”需用重典,乱“市”更需要英雄。为什么张卫星的振臂一呼能受到如此激烈的反应?那就是这个市场需要监管的眼睛,自上而下的监管缺位,自下而上的监管就成为必然。 “郎咸平炮轰”事件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极度缺乏不看他人脸色的经济学家。至少面对那些羽翼丰满的上市公司时,许多中国的经济学家是失势的。并且当他们以“独立董事”的身份位列各大公司董事会时,当他们拿着上市公司丰厚的薪水而一年都难得到公司去一趟的时候,恰恰缺少了“独立”的声音。 郎咸平不需要借“炮轰”出名,他也不用担心“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他敢于独立地、负责任地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也许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本报记者刘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