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小企业板频道 > 正文
 
中小板全流通诚信之虞 利多缘何变成利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03:28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此前报道:

  中小企业板全流通大局初定 明年5月与主板分离

  中小板率先实行全流通,将有助于公司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这是全球资本市场所证明了的优势所在

新浪交友有奖征文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雅典猜猜猜千元悬赏 大型休闲游戏燃烧战车

  官建益

  当深圳中小企业板将实行全流通的消息传来之时,市场抛售中小企业板股票的浪潮达到了高峰,在中小板“新八股”多数被腰斩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大面积的大幅下跌,苏泊尔更是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15%以上,这实在是一些超大盘股上市时都难得见到的窘况。

  按道理说,中小板先实行全流通,将有助于公司实现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这是全球资本市场所证明了的优势所在。在全流通的情况下,投资者将真正拥有话语权,公司高层只是作为经营层运作公司的具体业务,这是克服“一股独大”弊病的重大举措。证券监管部门意将全流通的权利优先赋予中小板公司,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这类公司的利好。

  但市场作出的反应却是重大利空,我们不能不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仔细体味个中滋味,虽然原因很多,但诚信危机是解释市场反作用力的核心因素。

  中小企业板曾让市场给予了无限的希望,6月25日上市之初,包括部分机构投资者在内的不少投资者积极介入,但结果是严重被套。除了开盘定位过高外,连续出现的诚信问题是打击投资中小板股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江苏琼花的严重违规事件只是被揭露出来的案例,而不少中小板公司未经最后查证的大量诚信问题更是让投资者防不胜防,投资者难以确定在这些明显属于诚信范畴的质疑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更严重的问题;一些公司违反当初的承诺,一上市就将滚存利润分个精光,让投资者享受高送转的希望成为泡影;有的公司刚上市业绩即大幅变脸,半年利润不及去年全年利润的25%或去年同期的50%,而事前公司并不作任何预告。

  这样多的诚信问题当然吓退了投资者。当全流通的消息一出,投资者的第一反应便是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将变现出局,大股东溜号后的公司发展将一落千丈,投资者的投资有可能成为水漂。

  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内地赴港上市创业板的一些公司,在成功套现后的市场表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内地上市公司的形象,香港创业板中的仙股公司(这些公司当然并不全是内地公司),让投资者对创业板的风险退出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于那些缺乏诚信的上市公司,成熟的投资者基本采取的是“一票否定”的方法。

  所幸的是,在随后传来的关于中小板实行全流通的消息中,对全流通试点企业的基本要求还是较高的,深交所称这需要监管层制订严格的规则执行。市场人士也认为全流通试点应该对符合以下条件的企业倾斜:有较高科技含量;创投机制比较完善且近年来业绩比较好;有较高的成长性;在深交所建立的企业诚信档案中无“前科”。在诚信问题上,更有专家提议,可以采取“诚信一票否决制”,对于缺少诚信的上市公司,其全流通方案可能会无限期置后。

  从时间上,有关方面也提出分步执行,最早也要在明年晚些时候才能推出,这就避免了很大的盲目性。同时中小板的扩容,要从制度上进行严厉约束,如禁止虚假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推动上市公司董事介入个人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等。这样的制度建设是有利于中小板未来发展的。市场对此也作出一定的反应,中小板公司的股票也出现了反弹。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发展思路会否一直贯彻下去,如果仅仅是说说而已或者贯彻不力,那中小板公司的股票真的会出现不少仙股,投资者用脚投票将仍在情理之中。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