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中国券商 政府对券商彻底地整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3日 14:19 新京报 | |||||||||
最近,30家券商在中国货币网上公布了未经审计的公司2004年度1-6月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有10家券商今年上半年经营出现了不同程度亏损。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国内股市尽管在一段时间里行情有所好转,但这并没有改变券商面临困境之命运。 与此同时,国内券商危机事件四起。先有南方证券政府出面拯救,后有德恒证券陷入逼债风潮。特别是券商委托理财事件,不少券商成了证券市场上的一个个的“定时炸弹”
那么国内券商如何走,用来什么来拯救国内的券商?不久前有人提出,要用国家注资的方式来解决国内券商的不良债权的问题。最近市场又盛传“管理层可能出资600-1000亿元对出现问题的大券商进行大救助”。 一般来说,政府是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来救助这些券商的。在市场体系下,优胜劣汰是市场的一般法则,企业经营得好你就能够在竞争中取胜,你经营不好就得退出市场。如果以某种既得利益关系,如果以这些券商的退出会造成市场风险而不让这些经营不好的企业退出,或是希望政府救助来保住这些不好的企业,那么这个市场就没有什么竞争可言了。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够让一些差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从而不能够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也不就能让市场中好的券商发展起来。 即使是政府有责任来拯救这些面临困境的券商,但是仅是通过财政注资、拓宽券商的融资渠道是不足取的。因为,目前国内许多券商没有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没有完善的风险控制组织体系,再多的财政注资,再宽松的融资渠道,都填补不了资金黑洞。从最近清查南方证券的情况来看,南方证券挪用个人保证金部分就超过了80亿元,同时在中国证券登记公司透支和国债欠库超过100亿元,委托理财亏损超过30亿,开始清查时估计仅有100亿左右,查出的黑洞超过200亿元。如果不改变目前国内券商的运作机制,政府注资是永远填不满这些黑洞的。更何况政府没有责任一定要给证券公司注资。 当然,对于困境中国内证券公司,政府是不能弃之不顾的,但要管,就要对国内证券公司进行彻底地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这次改革彻底性,就得对现行法律进行清理与修改,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此作为日后大力整顿证券公司的良好基础,然后要成立独立的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督机构,以保证证券市场改革的实施与监督。 其次,在券商改革期间,将不能够达到最低标准、经营不佳且在短期内亦无法改善的金融机构、勒令其破产、合并、暂时停止营业以及给予拍卖等方式加速淘汰。最后是经过一连串汰弱择强后,在金融改革监督委员会严格监督下,根据重整计划,以引进外资、有偿增资、合并、收购、缩减营业范围以及地点撤换管理层等方式,来加强经营状况较好的券商的体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较佳的券商才能够成长起来,证券市场才能够得到改观。这才是拯救国内券商之道。 □易宪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