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让大厦集团九成国有股 王均瑶资金链直伸股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 17:26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周依亭 实习记者 刘珊 上海报道 2004年7月9日,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正式入主大厦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600327)的母公司——江苏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厦集团)。这是王均瑶收购上市公司的第一步,通过收购几家上市公司来达到将主营业务分别上市的目的,是王均瑶今后几年会考虑去做的事。
一位长期操作企业并购的人士透露:除大厦股份外,均瑶集团还在考核、竞争好几家上市公司,许多地方国资委正考虑将国有资产卖给均瑶集团。 均瑶集团过去计划将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均瑶国际广场在A股上市,同时将王均瑶赖以起家的航空板块在H股上市。三线并进,曾是王均瑶的上市梦。但目前,自主上市的计划已经被暂缓搁置,“借壳”将成为均瑶上市主要手段之一。 大厦股份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大厦集团90%的国有股权以24?162.97万元被转让,受让方为均瑶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智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公司在受让后分别持有大厦集团58%和32%股权,并成为大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该方案目前尚需获国资委批准和证监会的核准。 “不管今后怎样,目前,大厦股份的主营业务不会改变,我们也还没有计划要借大厦股份这个壳。”均瑶集团的新闻发言人王浩和集团企业文化总监陈理,都坚决的否认了“借壳”一说。 均瑶胜出 据大厦集团高层介绍,1年多来参与竞争大厦集团的企业众多。除了均瑶集团外,还包括当地红豆集团和阳光集团、刚刚拿下小天鹅(资讯 行情 论坛)的斯威特、红筹巨头华润、上海民企复星、中国商业巨头百联以及德隆。 为什么没有选择同行?据这位高层介绍,集团也看好连锁百货、超市的业态。但百联和华润并不是很重视收购大厦集团,对其巨额负债也较为担心。最主要的是经营层可能会因此改变。“当时,我们对斯威特、复星的印象都不错。不过他们都有更为看中的无锡其它国有企业,比如斯威特就拿下了小天鹅。因此,政府在最后的名单中选中了均瑶。” 均瑶与无锡颇有渊源。均瑶集团成立于1995年7月,前身是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创业发展,现已形成航空业、乳品业、房地产业的三大板块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在上个世纪90年代,均瑶就进入无锡,与当地的无锡乳品公司以合资的形式成立均瑶乳品公司,由此开始了均瑶乳业发展之路;大约2年前,当地乳品公司退出股权,但是均瑶依然租用该公司的场地和设备。 更值一提的是,均瑶与无锡市政府交往密切,几乎参与了无锡大部分市政项目。这也是业界纷纷猜测其备受青睐的原因。 此前曾有媒体披露:均瑶集团已承诺入主后“五不变”,即大厦股份主营业务不变、管理层不变等,暂时不会对公司有大动作,眼下只求合理回报。 大厦集团总经理办公室某高层的话也确认了这一点:“在职工安置和经营管理层不变动方面,我们和均瑶都有协定的。职工安置还是很优厚的。” 对最终敲定均瑶的原因,无锡国资委方面有关人士如此解释:“选均瑶并不是完全看出价。而是看企业对无锡大厦集团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是否有诚心,对职工安置情况是否好,是否对产业整合有好处,是否对经营班子的稳定有利。” 盈亏之间 在江苏中天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中显示,大厦集团净资产评估值人民币为26,401.25万元,转让价格以本次转让之90%股权对应净资产值23,761.125万元为基础,经协商约定转让价格为24,162.97万元。 从工商注册资料中可以获知,均瑶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智邦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由王均瑶三兄弟100%控股。目前,大厦集团实际控制大厦股份123,641,930股,占总股本的56.88%,2004年1季度季报显示的每股净资产是5.2479元。因此,可以换算出王均瑶兄弟在上市公司中的市值约为5.8亿元。 而且,大厦股份的经营情况良好,1季度季报显示主营业务净利润约是2356万元。2003年年报中显示主营业务净利润约是4525万元。上升势头明显。并且年报中显示其主营业务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835万元,应收账款并不多。 可以说,均瑶集团买到了一家较为优良的上市公司。 表面看来,在收购价格上,均瑶集团无疑占了个大便宜,出资约2.4亿元就控制了拥有总资产近17亿元的大厦集团。 其实不然,大厦集团整体情况并不好。集团近17亿的总资产中,净资产才约2.6亿。债务众多。集团高层介绍,去年的主营收入达到38.67亿元,但并没有盈利,还是亏损了2000多万元。可以说集团将最好的资产——百货、超市、汽车销售都装入了上市公司。言下之意,剩下的都是烂摊子。 “而且,我们在职工安置方面还需要付出很多。”均瑶集团的新闻发言人表示。 此前曾有媒体概括大厦集团的优势为“有上市公司,有地段最好的地产,有可打通产业链的终端渠道,还有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这是它被当地政府“钦定”率先进行转制的原因,也是其备受民营资本追捧的原因所在。 均瑶集团虽然实力雄厚,但从事的行业都是资金密集型的,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拥有上市公司无疑是条捷径。 微妙的净资产估值 关于被转让的大厦集团的净资产,先后出现过三个数字:开始是大厦集团一直对外宣传的5.2亿,3月份时某媒体透露无锡市经贸委国有资产监管处一位官员介绍的3.8亿,最终的公告给出的评估价却是2.6亿。 记者了解到,大厦股份的股价在2004年三月时由于转制的传闻、民间资本的追捧和每10股送转10的消息达到18.55元的高峰,现跌至6元左右。还权后为12元多。 除去股价的缩水,其净资产评估值的变化仍不能够让人信服。 大厦集团某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资产审核两次都没有通过,很多职工反映现在的净资产太低,并且管理层可能会在均瑶这里拿到一部分股份。” 一位在大厦集团工作的顾姓女职员也向记者抱怨说,“根本没有开过职代会,只是叫了几个职工做代表,就通过了,很多员工都不知道。而且工龄买断钱也不多,1年才1000多元。” 对此,大厦股份总经理办公室高层的说法是,“管理层并没有打算大量持股。政府对这方面有限制,当时小天鹅卖给斯威特的时候,政府保留了更多的股份,这次只保留了10%。”他还表示,总资产和净资产都经省市各主管部门层层审核的,不会错误。而且,都是按照较高标准算的。比如,很多商业房产价值都是按照每平方米1万元以上计算,高于市场价值。净资产比较少的原因,是因为集团负债太多。 而无锡市国资委一位负责人也在记者的采访电话中强调说,“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审核都是偏高的,是按照最严格的方式审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