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上期所天胶事件 > 正文
 
天胶期货空方现货进入交割库遭拒 交易所做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0日 11:12 《财经时报》

  海南一位活跃在上海天胶期货套期保值的投资人对《财经时报》抱怨说,今年在天胶407合约15000元/吨的时候建立了500吨空头的卖出头寸,锁定了一定的利润,原计划6月中旬再办理现货入库注册期货仓单,但目前办理仓单已非常困难;库容早就不放开了,这已是市场公开的秘密,因套保而做空头的投资者必输无疑

  本报记者 杨眉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索爱K700c新上市1元拍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随着7月15日天胶期货407合约交割期临近,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媒体、监管层、交易所、现货商及其他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证监会期货部已经找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谈话’了,后者已经签字保证不会发生风险。”某期货经纪公司总经理对《财经时报》说。

  但对于谈话结果是否能够改变目前状况,市场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不论是对多头还是对交易所,目前已是骑虎难下;现在收手要承担的违规风险,不亚于“死磕下去”的损失。

  近日,记者先后接到多名现货商和空头投资者发来传真、邮件或打来电话,“控诉”多头的“操纵”,质疑交易所不公正甚至偏袒多方。他们怀疑的最大依据是——“空方现货进不了交割库”。

  面对失去理性的407合约,中小投资者、现货商等市场参与者期盼交易所作为一线监管者,能够尽快有所作为,更希望中国证监会对违规各方给予惩戒。

  两年间的三次暴涨两次暴跌

  “天胶一年多来的怪异行情,是自1996年治理整顿以来从没有过的。它正在吞噬中国期货市场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诚信基础。”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评价说。

  2003年1月2日对天胶期市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开始,上海天胶市场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被人质疑为有重大操纵嫌疑的怪异行情,暴涨与暴跌交替上演。

  当日,上海天胶期货全线涨停,并连续三个涨停板。然后继续大幅攀升,至3月中旬,天胶创下七年新高每吨16195元。

  单个合约成交量由2002年年底的2万手增加到25万手以上,持仓量由4万来手增加到15万手。

  4月4日,胶价又开始大幅下跌,连续3日跌停。4月15日跌至每吨11550元,10天左右跌幅达4500元;此后,最终跌至10000元以下。

  6月之后进入割胶旺季,库存不断增加。但出乎意料,天胶期价又开始一路狂升,直逼每吨17000元。直至进入2004年,创下每吨17485元的8年新高。

  2004年4月20日,天胶再次大幅跳水,又是连续3日跌停,远月直逼12000元关口。

  2004年4月23日,神秘的“超级主力”动用2亿元多资金,将跌停位的2万多手空单悉数吃掉。此后上升行情延续至今,天胶价格企稳16000元以上,短时间上涨了近3000元。

  至此,两年时间内,天胶出现了三次暴涨、两次暴跌的怪异行情,而且期价的涨跌常常与现货市场供求毫无关系。

  暴涨暴跌,是期货界判断市场被操纵的最主要特征。尤其2004年4月23日,被期货界认为是一个“奇迹出现的日子”。因为,“2亿多元巨资瞬间进场完成交易,这在中国天胶期货市场历史上绝无仅有。”一位市场参与者说。

  如此庞大的敢冒巨大风险的资金从何而来?至今业界依然争论不休。

  更令人深思的是,2004年4月26日,政府宣布对投资过热的部分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期间,天胶居然涨停;“五一节”前一周,银监会发改委等政府部门纷纷出台宏观调控措施及违规处罚的同时,一周内天胶居然不跌反涨。

  上期所排斥现货商?

  面对7月天胶与现货近3000元的差价,投资者尤其现货商面临难得的套利机会。但事实是,现货商很难将天胶现货注册成期货仓单而进入期货仓库。

  海南农垦是中国天胶的主要产区。该地区一位活跃在上海天胶期货套期保值的客户“林总”对《财经时报》抱怨说,他今年在天胶407合约15000元/吨的时候,建立了500吨空头的卖出头寸,锁定了一定的利润。鉴于交割成本,他原计划6月中旬再办理现货入库注册期货仓单。但“目前办理仓单已经非常困难”。

  他判断,如果407无法入库交割,按照7月1日收盘价计算,他在期货市场上已亏损100多万元,500吨现货胶也同时面临着价格下跌的风险。

  “入库难”是许多套保投资者共同的反映。面对记者“为什么难”的询问,其中一人回答干脆:“没有关系怎么进得去?”

  对于期货市场而言,多头无论把期货价格推得多高,都不算违法。因为投资者对市场的未来预期有判断的权利和自由。期货价格高,证明多头愿意以高价承接现货,但前提是现货商必须首先将现货放进期货交割库;也就是说,如果空头手中的现货不能进入期货交割库,则意味着空头在这轮行情中输定了。

  “库容早就不放开了,这已经是市场公开的秘密。”某市场人士说。

  《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42条规定,期货交易所不得限制实物交割总量。一个失去了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的期货品种,其价值何在?功能又如何发挥?市场参与者和分析人士预测:天胶期货极有可能发生连续的恶意逼仓。

  也正是因为库容问题,市场近来不断出现“交易所偏袒、庇护、纵容多方操纵市场”的猜测。更有人放言:如此离谱的行情背后,是操纵与纵容的配合。

  另有投资人透露,操纵上海天胶期货的主力不断用接下的仓单向银行质押资金,再用质押来的资金继续逼仓,如此循环往复地操作,资金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控制的仓单也越来越多。据说,目前多头手中握有10万~15万吨的天胶仓单。

  多头的这一操作模式,正如当年股市“黑庄”一样。只要股票能到银行那里质押回资金,再加上交易所限制空头作为的举措,多头完全可以有恃无恐,不必操心资金链是否会断。

  大量囤积天胶实物,利用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和持仓优势,采用多席位连续买卖期货合约的行为,是天胶期货市场的现况。有投资者指,这已经违反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62条、刑法182条的有关规定。

  目前,以轮胎生产为代表的天胶消费企业很少入场套利,实际上也套不到利,原因是胶价高企没有基差。期货市场固有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在天胶品种上已经完全丧失。

  交易所扮演什么角色

  市场质疑有“重大操纵”嫌疑的天胶期货行情,从发生的时间上看,恰好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一次条例修改之后。

  2002年12月31日,上海期交所出台了〔2002〕197号文件,主要对《上海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第12条至第16条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核心内容是对铜、铝、天胶三个品种的涨跌停板及保证金比例进行调整,即当某期货合约在某一交易日(该交易日记为D1交易日)出现单边市,则D1交易日结算时,该合约交易保证金提高;D2交易日铜、铝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由3%增加到4%,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则由3%增加到6%。

  交易所还特别强调了此次修改的必要性,即因没有考虑到天胶的品种特性,原来的办法不能满足天胶期货市场“长远发展的需要”。

  此文2003年12月27日出台,12月31日印发各会员单位;2004年元旦后,上海天胶便全线涨停。“条例修改”成为拉开此轮行情导火索。

  暴涨暴跌、日益活跃的天胶行情,客观上给交易所带来了什么?一是伴随交易量的增加,手续费收入成倍增加。如单个合约成交量,由2002年年底的2万手增加到2003年的25万手以上;持仓量由4万多手增加到15万手;净手续费收入则由80万元增加到300多万元,增长近4倍。二是在以交易量衡量交易所地位的情况下,由于天胶的“风光”,上海期交所一度占据国内期交所第一的位置。

  按照规定,期货交易所是不以营利性为目的的会员制单位,每年数额不小的会员费是维持其正常开支的主要来源。这也是交易所作为独立监管者的基本制度保证。

  但是,面对反复上演暴涨暴跌的市场异常,市场参与者并未看到交易所对此做出风险警示。这大大出乎市场意料。

  “客观上看,交易所的不作为,已经成了天胶期货暴涨暴跌、操纵行为的另一种‘支持’力量。”市场人士评价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天胶新闻 全部期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