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10万个为什么之国资委为什么总是受害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7日 07:24 中华工商时报 | |||||||||
水皮杂谈 2004年6月30日是个星期三,水皮之所以对这个日子有这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在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天的上午,水皮在办公室接到中华工商时报驻深圳记者胡嘉莉从深圳打来的长
这一天的下午,水皮还是在办公室在手机上收到了搜狐发布的焦点新闻,国资委发言人澄清并没有国有资金撤退令之说,并且表示通过资本市场谋求国有企业发展支持的原则不变。身在深圳的胡嘉莉这一回没有再打电话印证消息的可靠性,因为新华社的通稿已经说明了一切。 2004年7月1日,上海股市罕见的暴涨40多点,一举重返1400点以上,冲至1441点。 水皮并非神仙,更不会掐算,6月30日上午对胡嘉莉的回答既没有国资委授权,更没有内幕人士透风,水皮能认定传言为谣言仅仅是凭借常识,最起码的政治常识。 什么样的政治常识是最起码的? 稳定!至少就事论事而言,中国股市现在需要的不是别的,需要的是稳定。行情需要稳定,人心需要稳定,政策需要稳定,说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压倒一切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形势的要求。 众所周知,年初颁布的国务院九点意见给当时恢复性上涨的行情注入了一种难得的激情,正是在这种激情中,我们看到了银行存款的大移民,看到了海富通130亿开放性基金的募集奇迹,看到了上证指数(资讯 行情 论坛)向1800点的进逼;同样众所周知,从年初开始加码的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从控制四大行业投资规模到全面清理整顿今年以来的新开工项目,从经济的货币手段到铁腕的行政命令,银根紧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股市作出相应的整理已经成为管理层内心深处一种说不出的痛楚。“国九点”在前,股市暴跌在后,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投资者已经在问,“国九点”是不是圈套,是不是空头支票。 “国九点”当然不是圈套,也不完全是空头支票。“国九点”遭遇宏观调控是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始料未及的,也是无可奈何的。能够化解投资者对管理层怨恨的,现在除了姿态还是姿态。喝令国有资金限期从股市撤资的做法是直接否认中国股市投资价值的做法,对目前的行情更是一种雪上加霜的做法,也是事实上造成国有资金大流失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可思议,也极端不负责任,只有别有用心之人才会作此联想。 其实,有关国有资金撤退令的传闻早在一个月前中央电视台已经有过辟谣,但是市场人士还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原因在于消息无从证伪。据称,最初的源头来自2004年3月上海市国资委颁布的一个办法,有关《上海市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这个办法的第十二条规定“严格限制国企营运机构从事期货投资、股票投资和委托理财、适度控制营运机构购买债券和基金。”据称,“本办法自7月1日起实施。对本办法施行之日前尚未完成的投资项目,原则上按原项目计划实施”。据称就是据称,据有关专业媒体调查,不仅找不到这个办法的全文,就是上海证监局也在向上海的上市公司寻问查找这个“办法”。 上海存不存在这个“办法”,水皮相信是存在的。规范国有企业的委托理财是非常必要的,这事关国有资产的安全。最近市场上不断爆仓的券商案,垫背的资金都来自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就说明了这种规范的必要性。但是规范不等于撤离,如果真的按照传说中的办法执行,那么国有企业的闲置资金除了存银行就基本上没有别的投资渠道。坐困“负利率”,国有资金同样是一种损失,聪明的上海人怎么会自绝于资本市场呢? 问题是,这个可能存在的办法怎么会这么神秘,弄得如此云山雾罩?一个3月份就公布的办法为什么当时没反应,非要到临近大限了才被视为利空而大力渲染? 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委托理财(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和中国股市的关系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国有企业通过股市募集资金,募集到的资金又通过委托理财回到股市,国有企业通过募集资金解困脱贫,还想通过委托理财好上加好。1996年底管理层宣布禁止国有企业资金入市,2000年初管理层又宣布开放三类企业资金入市。1996年底的禁令是为股市降温,2000年初的决定是为激活股市,现在又是为什么? 一个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股市,国资委会成为当然的主角,成为舆论的漩涡,成为谣言的受害者。(7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