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每日大盘评述 > 正文
 
华夏证券研究所董晨:千四上方机会如何(附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 11:28 今日商报大众证券周刊

  1400点以下是相对安全区域。下半年如果有行情,一是跌出来的反弹行情,二是政策调整带来的行情

  记者:早在4月,你就提出了“今年是牛皮行情而不是牛市行情”,如今,股指已跌到1400点附近,你对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又有什么看法?

  董晨:今年下半年市场总体将以箱体震荡为主,不会单边下跌,但对于1600点以上的套牢者来说,仅从指数看,下半年解套的机会不多。做出这一判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审计署查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银行违规挪用资金,不少案例触目惊心,审计署这一行为可以说是国务院查处铁本事件的延续,虽然发现问题的过程不同,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投资者应认真观察这些措施对经济和股市的影响,这个影响至少在今年下半年是不会结束的;二是大家不断在宣传的利好,如保险资金入市等,似乎有被相关部门“待价而沽”的嫌疑,即保险资金入市必须是市场低点,如此行政调控,不利于有关利好真正发挥对市场的稳定作用;三是根据我们研究所测算,去年9、10月是基金大规模建仓期,目前基金重仓股距离成本还有大约10-20%的空间,匡算出的成本区在1200-1400点之间,这是基金防守的底线。也就是说,1400点以下,战略建仓时机逐渐临近,是相对安全区域。

  显然,前期基本面的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使1783点很可能就是全年的高点,但1400点以下由于触摸到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的“底线”,必将有一场漂亮的防守战要打。

  记者:下半年会有哪些有影响力的政策出台?如果下半年还有行情,谁来领涨?

  董晨:根据现在的情况预测,下半年利好、利空政策都将频繁出台。比如保险公司将直接入市、QDII推出、扶持券商、刺激消费等等,但政策的轻重缓急、孰先孰后对股市的影响都会不同。我相信任何机构投资者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都可能淹没在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整的洪水大潮中。据此推论,下半年如果有行情,一是跌出来的反弹行情,二是政策调整带来的行情,领涨的行业和个股需要看政策或股市调整的对象和结果而定。

  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方向不明使未来的投资选择充满不确定;中报将成部分蓝筹提前表现的契机,但高度不乐观

  记者:又到中报披露时间了,你看好今年的中报行情吗?在券商定期向基金管理公司发送的上市公司最新业绩预测结果中,华夏证券研究所的“业绩预测准确率评价”一直名列前茅,今年中报哪些行业、个股会脱颖而出?(注:华夏证券研究所重点上市公司业绩预测详见下表)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2004年1Q
2004年2Q
二季度较一季度增幅
2004年度
评级
评级变化
600823
-0.0262
0.12
/
0.8
买入
-
000888
-0.023
0.11
/
0.268
增持
维持
000978
0.003
0.096
3100.0%
0.251
持有
维持
600209
0.005
0.049
880.0%
0.075
持有
维持
600138
0.021
0.153
628.6%
0.292
持有
维持
000430
0.009
0.046
411.1%
0.086
持有
维持
600825
0.04
0.17
325.0%
0.37
中性
600675
0.02
0.07
250.0%
0.3
增持
-
600150
0.03
0.1
233.3%
0.31
增持
维持
600258
0.045
0.145
222.2%
0.331
增持
维持
000157
0.211
0.5
137.0%
0.9
中性
调低
600303
0.19
0.45
136.8%
0.93
增持
维持
600031
0.301
0.7
132.6%
1.36
减持
调低
600111
0.013
0.03
130.8%
0.05
中性
-
600383
0.065
0.15
130.8%
0.75
增持
-
000039
0.293
0.65
121.8%
1.19
买入
维持
000962
0.019
0.04
110.5%
0.08
中性
-
000657
0.034
0.07
105.9%
0.14
中性
-
000878
0.0292
0.06
105.5%
0.12
中性
-
600531
0.138
0.28
102.9%
0.55
中性
-
600456
0.114
0.23
101.8%
0.45
中性
-
600362
0.124
0.25
101.6%
0.5
增持
-
000630
0.15
0.3
100.0%
0.6
增持
-
600710
0.15
0.3
100.0%
0.55
中性
调低
600432
0.14
0.28
100.0%
0.55
买入
-
600888
0.1
0.2
100.0%
0.37
中性
-
600547
0.08
0.16
100.0%
0.42
买入
-
600459
0.05
0.1
100.0%
0.2
中性
-
000428
0.038
0.076
100.0%
0.186
持有
维持
600205
0.3761
0.75
99.4%
1.52
中性
-
000060
0.0604
0.12
98.7%
0.24
增持
-
600761
0.111
0.22
98.2%
0.41
中性
调低
000612
0.117
0.23
96.6%
0.48
中性
-
000711
0.032
0.062
93.8%
0.228
持有
维持
000831
0.0475
0.09
89.5%
0.2
中性
-
600000
0.106
0.2
88.7%
0.45
增持
000751
0.0269
0.05
85.9%
0.12
中性
-
600489
0.0219
0.04
82.6%
0.12
中性
-
000759
0.044
0.08
81.8%
0.19
增持
600162
0.083
0.15
80.7%
0.5
中性
调低
000680
0.21
0.37
76.2%
0.56
中性
调低
000528
0.332
0.55
65.7%
0.95
中性
调低
600296
0.111
0.17
53.2%
0.34
增持
-
600595
0.1
0.15
50.0%
0.3
中性
-
000069
0.048
0.072
50.0%
0.287
持有
维持
000721
0.021
0.03
42.9%
0.104
持有
维持
600016
0.12
0.17
41.7%
0.35
增持
000024
0.106
0.15
41.5%
0.5
增持
-
600320
0.17
0.24
41.2%
0.5
中性
调低
600694
0.17
0.24
41.2%
0.45
买入
调升
600036
0.142
0.2
40.8%
0.38
增持
000402
0.23
0.3
30.4%
0.63
增持
-
000807
0.08
0.1
25.0%
0.2
中性
-
600500
0.23
0.27
17.4%
0.48
增持
600549
0.147
0.15
2.0%
0.28
中性
-
600754
0.051
0.047
-7.8%
0.147
增持
维持
000002
0.07
0.046
-34.3%
0.3
增持
-
600358
0.033
0.02
-39.4%
0.068
持有
维持
000610
0.025
0.014
-44.0%
0.062
持有
维持
000033
-0.002
-0.001
-50.0%
0.016
持有
维持
600137
-0.17
-0.003
-98.2%
0.131
持有
维持
000613
-0.003
0
-100.0%
-0.003
持有
维持
000600
0.077
-0.004
-105.2%
0.007
持有
维持
000691
-0.029
0.004
-113.8%
-0.032
持有
维持
600593
-0.094
0.054
-157.4%
0.146
持有
维持
000524
-0.039
0.027
-169.2%
-0.01
持有
维持
600749
-0.006
0.006
-200.0%
-0.102
持有
维持
600054
-0.044
0.108
-345.5%
0.101
持有
维持

  董晨:我看好中报行情,事实上近期的市场已有预演。上市公司业绩在今年上半年将达到最好状态,根据我们研究所模型分析,下半年钢铁、石化、煤炭等行业利润同比增幅明显下降,因此全年的业绩给人感觉将不如半年报业绩好。机构在低位利用中报做行情并不意外,但高度和提前量是投资者必须面对的两个判断。

  虽然现在宏观经济数据向好的方向转化,但不能确定下半年中国经济一定是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如果经济软着陆,我们看好钢铁、石化、电力、煤炭等系列上游股票;如果经济硬着陆,我们看好消费类电子和生物医药。但经济到底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不仅我和我的同事争论了很久,就是更高层次的机构甚至经济学家也难有结论,它取决于未来国家还会采取哪些经济干预措施,只能拭目以待。

  关于下半年行业选择,也要看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必须有待市场真正见底走稳后才能明确指出,我们很难讲清楚到底哪个更好。多数上游行业2004年业绩还有较大的增长幅度。以预期2004年业绩计算,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盈率23.57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盈率为7.93倍,电力蒸气热水供应业市盈率为25.91倍,煤炭开采、石油加工和炼焦业低于25倍,都远低于市场平均38.31倍的水平。此外,中下游行业明显复苏,预计近两年农林牧渔业、食品加工、化学纤维制造、电子元器件、家用空调、电力设备等一些消费性行业向好,特别是农业及农业相关行业值得关注。但基于消费性行业整体估值较高以及消费性行业的竞争性态势,择股应侧重比较优势的行业个股。现在很多人强调如格力、美的等消费类电子,但我看如果钢铁股再下跌20%,其魅力肯定大于消费类电子。至于具体的股票,我想还是老面孔,即各行业的领跑者。

  记者:你个人更倾向于经济硬着陆还是软着陆?机构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分歧会导致怎样的局面?投资者在这种局面下,应以什么标准去选股?

  董晨:说实话,我更倾向于认为经济硬着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体现在股市中最明显的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打个比方,如果硬着陆,钢铁、石化、电力、煤炭等系列上游股票业绩会大幅下降,上半年还有几毛钱收益,下半年可能就只有几分钱了,由绩优变绩差,这个风险不能不防。也正因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机构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又不能确定自己是对的,对股指向上的推动力自然就分散了。在这种局面下,就要求投资者一定要谨慎,选股要选业绩好的行业龙头,不管是大行业还是细分行业。上游企业中宝钢、西山煤电(资讯 行情 论坛)、中原油气(资讯 行情 论坛)、上海机场(资讯 行情 论坛)都是好公司,消费性行业中美的、格力也不错。

  我们目前所指的蓝筹,大多是指周期性行业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真正的值得长期投资的蓝筹股

  记者:你曾经说过,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裂的存在,对“蓝筹股”的投资也存在风险。那么价值投资还有坚守的必要吗?

  董晨:我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值得长期投资的蓝筹股,这里我暂且不谈股权分裂问题,另一个导致这些股票不值得长期投资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即有些股票基本面不错,成长性也很好,但总是股价涨起来了大家才认识到这些股票基本面不错,即这些股票是机构投资者和媒体“捧”出来的,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捧”,还创造出一些名词,如“流动性溢价”、“重化工时代”等等,实际结果却是“捧杀”,“捧”的是价格高高在上的股票,“杀”的是相信这些说教的投资者。这样的价值投资不需要坚守。

  记者:那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宝钢你也不认为它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蓝筹股吗?

  董晨:价值投资,是指投资于价格明显低于对其价值预期的股票,只要一只股票在一段时间内能够给投资者较好的回报,对它的投资就是有价值的。宝钢所处的行业是受调控影响很大的周期性行业,这几年业绩好,并不代表前几年一直好,后几年一定好。事实上,我国正处经济转型期,产业政策在不断变化,上市公司业绩也处在不确定中,我们所谈的蓝筹、预测公司未来的业绩都是在假想宏观环境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事实上这个理想环境是不存在的。就像去年,我们根本预测不到钢铁股的业绩在今年会出现拐点。而我们目前所指的蓝筹,大多是指周期性行业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真正的值得长期投资的蓝筹股。

  机构要想赚钱,最重要的是要和市场“和谐”相处,而不是误导欺骗投资者

  记者:近年来,券商违规问题逐渐曝光,券商重仓股更是激不起投资者的兴趣,基金近来出现疲态,给人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开放式基金会不会成为封闭式基金第二呢?机构博弈的格局会如何进一步演化?

  董晨:证券公司的问题非常复杂,如果没有政策面的大力支持,如注资等,券商今后很难有所作为,更将成为证券市场平稳发展的第一道障碍。证券公司前车之鉴,应对基金公司的投资行为有所启迪,吸取成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吸取失败的教训。但令人担心的是,似乎又一幕悲剧正在上演,基金公司在发行期间误导基民,在运作过程中形而上学,都有可能导致大面积投资失败,最终危及整个市场的安全。所谓的机构博弈,无非是基金联手发掘股票不成而退而求其次,这样不仅机构赚不到钱,对稳健的投资者而言,也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基金不从现有的运作模式中跳出来,不仅对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小,被市场淡忘,基金的发行也将越来越困难,直至发不出去。机构要想赚钱,最重要的是要和市场和谐相处,你的资金要和市场资金和谐相处,你的理念要和市场理念和谐相处。而不是像现在,发现股票好,低位就想着把它全买光,高位就想着把它全抛光,不仅吃肉还要喝汤,赚足市场的钱;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甚至舆论优势低位拼命宣传“与国际接轨”、“股权分裂”,高位大肆灌输所谓的“价值投资”、“动态市盈率”,误导投资者。

  记者:“和谐”难道就是要投资者在低位和你一起买,高位和你一起卖吗?

  董晨:“和谐”是指机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瞧不起股民,瞧不起小资金,你只是市场的参与者,不是传道士。宝钢4块多钱好不好,的确好,你就应该说它有投资价值;那涨到8块呢,1年翻了一倍,透支了今后几年的业绩,你就不能再说它股价低估,成长性溢价了。股民第一次可能听你的,但今后决不会再上当。如果是我,我会让宝钢今年4块,明年5块,后年6块地涨,一边买,一边宣传自己的理念,大家一起分享经济成长的果实。机构博弈只会各自为政、几败俱伤,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有所作为。

  记者:你说的这个状态是不是太过理想化了?

  董晨:股市要想有出路,必会向这个方向靠拢,也只有机构联合起来,全面开放时才有和外资抗衡的力量。

  本报记者 韦笑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龙-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