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股衰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30日 07:49 四川金融投资报 | |||||||||
在前期博汇纸业、长丰汽车等上市新股五、六日之内就跌破发行价之时,市场即有“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预言。昨日济南钢铁的悲惨遭遇让这一预言不幸言中,投资者也再次感受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悲哀。 济南钢铁的不幸表面看来在于它的生不逢时——市场持续下跌,投资信心无处可寻;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钢铁行业首当其冲;“中小板”开局不利,“新八股”集体跌停挫伤
其一,新股发行制度面临挑战。比如目前IPO的定价过程中,人为因素远大于市场因素,新股发行价格的高企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进程亟待推进;再比如新股市值配售的政策,机构违规申购新股的丑闻频频曝光,这不仅有损市场的公正性原则,而且也影响了新股走势。 其二,也是目前市场争议最大的问题,即对新股扩容速度的拷问。据有关统计,截至6月24日,今年已有68家公司首发,募资总额已达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00亿。上周随着“中小板”的开盘,新股扩容也创下新纪录,当周发行7只,上市10只。这种近乎疯狂的扩容所带来的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应该是导致新股衰败的最直接因素。 从新股不败到新股衰败,新股命运之变会不会带来新股发行政策的改变?对于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期待短时间内完成显然不够现实;至于对扩容速度的控制,则应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否则,当投资者对新股申购也失去信心之时,“扩大直接融资”这一所谓的“国九条”仅存的硕果也将失去其存在基础。 本报记者王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