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北京首放 > 正文
 
04年三季度行情展望:绝境中展开阶段性大反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9日 18:30 北京首放

  北京首放

  宏观调控、技术上自身调整要求、德隆系跳水、券商国债整顿、中小企业板推出、加息预期、QDII等系列利空叠加,导致大盘从1783点单边持续直落超过400点。使两市系统性风险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矫枉过正过度快速回落,为三季度展开强有力的反弹创造了条件。

进入伊妹儿的网络豪宅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一、政策面、基本面、机构博弈、技术面多重合力共震将为大盘阶段性反弹提供动力。

  1、 政策面:持续爆跌把“国九条”逼到了墙角,政策面有望向多方天平倾斜。

  宏观调控、升息预期、中小企业板推出、QDII等政策面因素是引发大盘从1783点到1376点持续下跌的主要因素,下跌期间德隆系跳水、券商国债整顿等利空因素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次要辅助作用,因此研究三季度行情演化趋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研究政策面变化对行情决定性影响。

  随着宏观调控、升息预期、QDII等各种利空因素逐渐消化、兑现,政策面将会出现逐步向有利于多方的形势转移。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合理延长经济增长周期。从6月中下旬“中国经济向软着陆迈进”、“防止经济急刹车”、“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时机基本成熟”等消息面变化情况看,透露出政策出现温和转暖的征兆。在三季度政策博弈中最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的是2月份推出“国务院九条政策”目前已经被严重套牢,“国九条”实际上已经被逼到了墙角,那么政府的政策低线在哪里?有观点认为中国股市10多年来积累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如果要全面释放股指向下至少可以看到千点以下,这里北京首放郑重提醒投资者、管理层,各种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前进中解决,在经历2001年以来三年熊市之后,目前中国股市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由于多年熊市折磨,市场中大部分投资者投资信心极度脆弱,从稍为中期的时间角度看,政策面如果稍有闪失,大盘一旦向下跌穿千三,将会有大量投资者因为彻底绝望而从此永远告别股市。证券公司、咨询公司将会大量倒闭、证券从业人员将会大量失业,由此引发的金融风险和整个证券业大萧条后果不堪想象。

  在1400点以下区域,政策面已经不容再有大的有闪失,从当前情况看随着宏观调控、升息预期、QDII等各种利空因素逐渐消化,政策面将会出现逐步向有利于多方的形势转移。一旦稍有实质性利好落实,对股市反弹将会产生较大刺激作用。随着下跌幅度增大、时间延长,政策面利空因素被大量消耗之后,多空的天平自然会向有利于多方的方向转移。

  2、 基本面:市盈率、市净率、平均股价的“三低水平以及平均业绩增长将会鼓舞投资者信心,为三季度反弹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截止6月20日两市共有160多家公司半年报业绩预增和预盈,而根据首放研发部研究显示,宏观调控的负面效应虽然在5、6月份已经显现,但煤炭、钢铁、电子元器件、石化、水泥等行业的业绩仍有望出现二位数增长,两市半年报的整体业绩增长有望达到20%—30%。在两市平均股价方面, 去年年11月13日在1307点时,两市流通盘加权平均股价为6.65元,而在今年6月18日收市后,这一记录已经被打破,两市流通盘加权平均收盘价为6.564元,创出近年来新低。在市盈率方面,截止6月18日收盘两市,沪市平均市盈率为26倍左右,也为多年来新低。在市净率方面截止6月18日,两市有一成多公司的市净率跌进1.5倍。

  3、 机构博弈角度:共同强烈盈利要求将把各机构逼向共同反弹自救之路。

  今年是机构大动荡的一年,也是机构生存状况最为艰难的一年,在基金、券商、私募三大资金集团中,随着德隆三架马车的坠地,私募遭受重创。券商方面又遭遇国债生死劫,同德隆系股票跳水一起引发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黑洞,进而引出上海国企退出证券、期货市场的地方规定,使券商、私募、上市公司几大市场资金来源出现衰减。不过新增资金方面,6月份虽然遭遇发行、销售寒流,开放式基金的实力还是在不断发展壮大,今年发行且处于闲置状态的数百亿资金,在大盘处在千四区域尤其引人注意;另外随着保险资金直接入市场条件逐步成熟,500多亿保险资金也有可能成为促动三季度反弹的力量之一。

  从各机构盈利状况看,从1783点至1376点的单边下跌,市场中的各类机构很难免遭损失,截止6月25日8成基金出现亏损,QFII十大重仓股全线套牢。券商自营在1750点以上时仅是帐面持平,1411点区域大面积亏损在情理之中;加上国债投资损失,很多券商处境极其艰难。选择继续单边向下,大家只有死路一条,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只要反弹契机来临,各机构齐心协力共同自救显然是首选。

  4、 技术面:三季度整体运行趋势先抑后扬,在1320点——1650点之间箱体震荡。

  有二个命题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一是1783点以来的中级调整目标位在哪里?二是三季度如果展开反弹行情,反弹高度会有多高?沪市大盘自见顶1783点以来,几乎十一周单边回落走势在沪市历史上相当罕见,只有在94年和2001年才出现过。今年的“国九条“同99年的“人民日报社论”可以相提并论,如果把今年行情同99年的“519”行情相比较,“519”大幅单边逼空行情之后,从99年9月10日展开的中期调整为17周时间,随后才展开了2000年的新一轮大牛市行情。由于本次调整为单边下跌,且跌幅较大,因此本次调整在时间上乐观一点有可能要短于17周时间,为11—13周。如果把各种不确定因素估计的更足一些,保守一些可能为13—17周时间。这里提醒投资者关注“625”前后和7月中上旬有可能出现反弹转机,并有可能最终完成多空力量新的转变。

  对于本轮调整的目标,从周线图上看,对应于2002年1月29日1339点和2003年1月6日1311点,以及2003年11月13日1307点,上面三个低点是一个点比一个点低,对应于周线图上的MACD指标,明显出现一底比一底高,时间跨度为两年的大型底背离形态,对于这种大型底背离形态应引起投资者高度关注。因为在沪市99年7月1756点、2000年9月2108点、2001年6月2245点,从周线MACD图上是时间跨度为两年的典型大型顶背离形态,其后出现了三年的熊市。当前这种大型底背离形态,是否是沪市将要诞生更大级别升浪的前兆呢?这的确值得投资者思考。

  从月线图上看,沪市120月长期均线在6月25日位置在1322点,2002年1311和去年1307点两个低点都在其上方止跌反弹,该均线将对沪市股指产生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再看上海B股市场,120月均线在82.23点,如果没有基本面利空消息出台,单就技术角度,沪B有展开技术性反弹要求,作为市场中最弱指数如果反弹走强,对沪深A股市场士气鼓舞不言而喻。

  有了周线、月线中、长期市场轮廓大的认识,那么本轮中期调整极限目标应在1320点以上。如果中小企业板能平开平走或高开高走,对主板产生良性互动,新股发行节奏等不利因素也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本次调整从时间上有可能为11周—13周,1411—1380点区域有可能成为中期调整低点。如果中小企业板高开低走对主板造成冲击,或者有其它利空因素影响,股指也有可能在1380—1339点区域探底成功。

  至于三季度的反弹高度,由于基金、券商、私募等各机构都有强烈自救愿望,反弹目标有望看到1580——1650点区域。对于1783点能不能被收复,甚至创出年内新高,这要视政策面、基本面变化而定。总之无论如何,一轮强有力的大反弹将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在三季度展开。

  二、反弹行情将在复杂曲折中前行。

  1,宏观调控、加息预期、QDII、扩容、国有股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将贯穿反弹始终。在短时间内,继续出台严厉的宏观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据一般规律,宏观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显现,今年年初出宏观政策的效果要在三季度末以及四季度开始显现,因此,如果三季度的机构资金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好的预期,同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局部过热的行业也得到了初步的遏制,同时国民经济仍旧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那么,证券市场将存在较好的政策环境。并且,四季度经济运行的情况也是管理层加息与否的决定因素。关于利空方面,QDII的推出对国内市场的抽血作用是较小的,但它带来的是对整个市场理念的冲击,相信如果QDII推出后,股价结构性继续大幅度调整不可避免,二八现象会在市场中愈演愈烈。

  扩容的影响将延续到6月底。按惯例,每年的6月至7月底、12月至第二年的1月份都是企业上发审会的高峰,原因在于,若企业没能赶在6月、12月之前上报发审材料,则需再补足最近一期财务数据后方可再次上报审核材料。在实践中,一般在“大限”来临之时,企业还被允许有1个月的宽限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企业都会赶在此期限来临之前“突击”报材料上发审会,这种快速的扩容之后压力将逐步归于平静。

  国有股作为影响市场最大的事件在短期不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只是长期的压制了股指的上升空间,以及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但从中短期来看,并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2、1500—1580点和1600—1650点将成两大反弹波段阻力区。

  三、三季度主要机会在“一线三点”。

  虽然历史上的三季度多以调整为主,但由于今年三季度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沪市股指已经从1783点最低调整到了1399点,调整幅度超过20.%,尤其是中小板的推出,都为三季度的反弹创造了条件。因此,三季度的机会值得期待。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三季度总的机会可能体现在“一线三点”方面:

  首先,市场机会将主要围绕“中小企业板”这条主线展开。中小板的推出毕竟是证券市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这势必给市场带来新的亮点,对于一向善于炒做深圳本地股的资金显得尤为重要,相信这些资金不会轻易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另外,由于目前发行上市的中小半板股票,普遍具有盈利能力强、行业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特点,与主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为中小板股票的反复炒做提供了契机。医药、科技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板股票,将面临一段时间的持续炒做。同时,具有创投题材,比如大股东是创投公司或介入创投行业的上市公司,也将出现联动上涨。

  其次,作为中小板主线行情的陪衬,三大亮点将出现轮番炒做。

  第一、小盘板块。最近一、二年上市的小盘次新股,尤其是科技、医药等行业前景看好的小盘次新股,由于同类中小板股票价格偏高,将因比价效应而出现联动炒做,值得重点关注。深沪本地股有许多也是3000万左右的小盘股,在中小板炒做暂时休整期间,这些深沪本地股有望出现强烈的补涨行情。

  第二、预增板块。中小板炒做的最大特点是看重成长性,着眼于未来业绩的良好预期。因此,一些经过重组业绩出现大幅提高或因行业复苏加快业绩明显提高的股票,比如光通信、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一旦出现业绩预增或推出良好分配方案,这些股票的价值将被市场重新评估而出现短线上涨。

  第三、蓝筹板块。虽然最近钢铁、石化、有色等蓝筹板块出现了大幅调整,但由于这些行业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高流通性,一旦这些股票接近其上涨时的价位,势必会吸引主流资金再次介入,比如由于电力紧张而业绩增长的低价电力股以及由于价格持续上涨而业绩也将提升的煤炭股等,其投资价值日益凸现。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北约峰会28日开幕
反战影片《华氏911》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