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定向理财成新救命稻草 券商、监管层求解“违规与创新之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27日 14:4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邹 愚

  深圳报道

  这是一个微妙的时刻。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抢注旺铺得超值礼物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一场会议,令屏住呼吸的众券商们,悄悄松了口气,吊在嗓子眼的心稍稍放下。

  但是,一切尚未结束,关于这个会议的议题——券商定向理财业务,前景并不明朗,其生死存亡,仍然是一个悬念。

  监管层放行?

  消息人士透露,6月15日这场由深圳证监局召集的会议中,共有8家券商参加,其中包括已经推出或者正在研究推出定向理财产品的券商:如推出了系列定向理财产品——中信证券定向“保值策略”计划和中信证券定向“稳健增值”计划的中信证券;推出了“天时金中宝定向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近亿的第一创业证券;推出“大鹏信源增值计划”的大鹏证券;还有定向理财产品开始进入营销期的长城证券;原定于6月7日推出“世纪丰盛”定向理财产品的世纪证券;此外平安证券、国海证券及国信证券也名列其中。

  “值得庆幸的是,监管部门认为,定向理财产品是一个合法产品。”其中一家券商的总裁助理告诉记者。

  然而,当记者向上述其他券商求证时,答复大多闪烁其辞,或曰公司没有参加会议,或称对监管部门的态度还不清楚,公司也决无推出定向理财产品的计划。

  一直羞于见人的定向理财产品,在6月3日被公之于世,当日《证券时报》一篇名为《券商定向理财新品红红火火》的文章捅破了这层窗纸。

  各方的猛烈反应出人意料,很快就形成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这是一种业务创新,另外一种观点则质疑:自从今年2月1日施行《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以来,没有一家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获得批准,券商此时推出的定向理财产品是否涉嫌违规。

  据报道,深圳各家券商当时均接到了监管部门的意见:如果已经推了定向理财产品的券商,希望他们停下来,正在准备推的,希望他们等待通知。

  然而,事态的发展似乎起了变化,在6月15日这次会议上,各家券商向深圳证监局详细介绍了定向理财业务的操作程序和风险防范情况,证监局对于定向理财业务持肯定态度,只是强调,有些公司的实际运作中一些环节不太完善,要注意控制风险,证监会要求开办定向理财业务的券商实行报备制,在上交了材料三五天之后就可以开展业务了。

  另外一则消息则令人感到相当惊讶,有业界人士透露,长沙证监局已经发文,批准辖区内所属券商开展定向理财业务。

  记者就此分别致电深圳证监局和长沙证监局求证,均被告知,派出机构无权对外发布消息,希望记者直接联系证监会办公厅。证监会办公厅的一位官员要求记者传真一份采访提纲,但是截至发稿前记者仍未接到相关答复。

  违规与创新之辩

  定向理财业务受到非议的主要理由是:2月初的《试行办法》出台后,证券公司从事定向、集合或者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相关细则一直没有出台,因此券商推出“定向理财”产品,是打“擦边球”,有违规嫌疑。

  但是,有券商人士认为,根据《试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取得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以办理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办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专项资产管理业务的,还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中国证监会提出逐项申请。”

  也就是说,集合理财和专项理财业务需要向证监会报批,而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则没有明确的要求。券商只要满足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六个条件,包括综合类证券公司、净资本不低于人民币两亿元,且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综合类证券公司各项风险监控指标的规定等,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就不是违规行为。

  “和委托理财业务相比,定向理财业务是更进步的、适应市场需求、更规范运作的资产管理业务。”深圳一家券商资产管理部老总这样向记者强调。

  根据券商的说法,券商定向理财业务与以往高保底分成模式有本质不同。

  首先在理念上,资产管理业务是风险控制业务,目标是充分承担风险,获取阳光合规合法收益;而以往的高保底分成理财模式与自营目标相似,都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在操作模式上,高保底分成理财模式基本上是黑箱操作,客户不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股票,也不能保证资金不被挪用。

  而券商的定向理财产品类似基金运作,除了建立一系列内部风险控制制度,还建立了包括独立第三方的托管银行制度、定期交流制度及实时监控制度。

  第三方托管就是引入银行作为托管人,委托人与券商及银行分别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并签订三方委托合同来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确保客户的保证金不被挪用。

  券商像基金定期出投资报告一样,定期向客户汇报资产管理情况,提交月度投资管理报告。

  对于一些资金量大要求高的客户,一些券商甚至还提供实时监控制度,即牵一条专线到客户办公室,除了不能交易外,客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帐户的买卖情况,要求管理人做出合理解释并即时进行调整。

  “和过去的高保底负债模式相比,定向理财是进了一大步,如果这种有进步的东西也不让搞,那么券商只能又退回到过去的模式中去了。”一深圳券商资产管理部老总称。

  然而,一位深圳业界人士毫不讳言地指出,根据规定,只要是有保底承诺的产品,都是违规产品。

  至于定向理财产品是否有触及保底这个高压线,由于各个券商在推的时候“非常低调”,各家产品的特点又不一样,所以很难做一个整体判断。

  券商困境

  券商正在面临一场考验,包括信任度和生存环境的考验。

  “目前券商的生存环境相当恶劣。”一位深圳市场人士称。

  中国证券业协会一份资料显示,2003年券商净资本排名显示:净资本超过20亿元的券商仅有4家。净资本超过15亿元的仅12家,超过10亿元的22家。

  在参评的122家券商中,净资本过5亿元的券商总数有60家,净资本在3亿元以下的券商多达32家,有6家券商净资本为负数。

  122家券商利润总额为-93893万元。盈利券商有63家,亏损59家,其中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有43家券商,亏损最多的民生证券利润总额为-64673万元。

  “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来看,九成券商能赚钱,投行这一块收入也不错。”平安证券一位人士说道。

  “但是分化比较严重。”长城证券一位人士表示。

  资料显示,虽然去年券商亏损面较大,但仍有41家券商的利润总额超过1000万元,31家券商利润总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一季度的行情让这种分化趋势更明显。

  深圳资深业界人士坦言,券商的经纪业务在行情好时都是赚钱的,行情不好也亏不到哪里去,而投行业务则是做一单赚一单,最大的窟窿就是资产管理业务。

  “过去的高保底分成业务,赚钱了客户有份,亏钱了由券商承担,有时候,券商看起来就是在自作自受。”一位深圳券商人士表示。

  但是券商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悖论:如果不承诺保底收益,谁放心把钱交给券商打理呢?

  更为严重的是,券商正在集体面临一场信任危机。包括闽发证券、德恒证券、中富证券曝出的委托理财资金黑洞让人不寒而栗,而国债欠库、做庄操纵股价等阴影也还远未散去,“坏孩子”不断出现让人对所有券商均警惕有加,此时推出定向理财业务,无异于在钢丝绳上游走。

  “细则迟迟未出台,我们能怎么办,一直等下去吗?”一深圳券商资产管理部人士发牢骚。

  然而,对于监管层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决策,放行,谁知道是不是又打开潘多拉之盒?不放行,券商的生存压力难道可以熟视无睹?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2004年各地防汛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