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合成:第一股的成长之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6日 17:0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施春华 浙江新昌报道 新昌最大的企业是哪一家?当地人首先提起新昌制药、三花集团或者万峰集团,然后才会提到新和成。 但新和成意外突起,由于成为深圳中小企业板开启之后第一家获准发行新股的企业
“网上都吵翻天了,可是家里很安静。”这家公司党群办主任梁恩民说。记者来到这里后,也感受了一种格外的平静。 在员工眼中,新和成董事长胡柏藩就是这样一个安静的人,务实、讲诚信、不喜排场。他是一个本分的江浙商人,在浙东新昌这个僻静的小县城里,愣是把一个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维生素生产基地。 养在深闺无人知,一朝纳婿万众趋。 从化学老师到化工企业家 6月2日下午5点,新昌县城关镇江北路3号的厂区门口,一群身穿蓝色工作制服的新和成员工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地下班了。 同一天,新和成(002001)作为中小企业板“第一股”正式在深交所发行。 对这群工人来说,“上市”于他们并没有太深的意义,他们只是朴实的相信:“上市了,我们厂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工人们对董事长胡柏藩很崇敬,因为胡“年轻,靠自己白手起家,一路摸爬滚打过来”。 今年42岁的胡柏藩是新昌本地人,从绍兴文理学院化工系毕业之后,他在当地职业中学担任了近7年的化学老师。1988年,当地兴办了很多校办企业,以产兴教的风气盛行,胡柏藩再也坐不住了,准备下海。 但没有任何家业基础的胡柏藩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进退两难之际,他想起了高中的数学老师张平一。张平一此时是城关镇中学的校长,一直非常欣赏胡柏藩,在张平一的撮合下,胡柏藩获得了自己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从职业中学和城关镇中学获得总共10万元的教师集资款,而胡以两倍于银行利息的费用使用这笔资金。 1988年,新昌制药厂在当地已产生很大影响,年销售额达到了数亿。学化学的胡柏藩和其他6个创业者都觉得化工行业前景很好,都把目光投向了那里。但最初,他们不得不从收购废弃酒精做起。这样,新和成的前身——新昌有机化工厂诞生了。 化学老师胡柏藩一直在关注维生素行业。他发现,维生素的主要原料——中间体的供给主要掌握在外商手中,这种情况造成国内企业发展速度慢、出口量很小。于是,胡开始利用母校教师的研发力量开发中间体。1994年,第一个维生素E中间体研发成功,一年后,公司的销售额首次达到了一个亿。1996年,第二个中间体再次研发成功,公司的产业链拉长,新和成也真正走上了直接生产VE的道路。 2003年,新和成实现销售收入11.39亿元,其中,公司生产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在国内排名第一,乙氧甲叉在世界位居榜首,2003年的出口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74.62%,公司总资产在股票发行前已经达到10个亿。 目标:东方的罗氏 数学老师张平一递给记者的名片上赫然印着“董事/党委书记”的头衔。在新和成,建立党委的历史已达8年。 胡柏藩即使从商以后,仍然保留了学校的种种生活方式。他喜欢打篮球,喜欢办黑板报,喜欢一些文艺活动,在胡的主张下,催生了党委的成立。 在新和成,员工称呼领导一律以“老师”相称,目前公司的几个高级管理人员近一半是教师出身。走进新和成,仿佛进入了一所学校。既然是学校,就有自己的教学目标。胡老师给自己定下的教学目标是:“2013年实现销售额100个亿,让新和成成为‘东方的罗氏’”。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并不容易。 1999年以后,维生素A、维生素E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跳水,2001年跌至谷底,至今一直维持在低价位运行,目前的价格已经从过去的30万元/吨下降到10万元/吨。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新和成的业绩也受到了很大影响,1999年开始,虽然销售额在逐步增长,但利润增幅明显减慢。 就像众多依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浙江厂商一样,新和成的发展遇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张平一介绍,目前公司有7个成熟的产品即将投入产业化,这些产品也是本次募集资金的主要投向,生产基地放在上虞,一旦投产,将在一年之内产生回报。 而公司也在向着适度多元化方向迈进,比如医药制剂的生产,目前公司已在安徽和杭州两地设立了相应的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