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企业年金潜入股市 > 正文
 
年金基金试行办法颁布 冷静看待企业年金入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9日 09:0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周宏

  在“五一”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成为了本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和兴奋点。

  商业银行兴奋于托管业务的蛋糕又多出一块,300亿的存量规模,按照千分之二的费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竞价排名火爆大促销!
率推算,就是6000万人民币的入账。而如果考虑到庞大的增量(有说法是每年1000亿),和相比公募基金更高的费率,年金业务的启动对于银行来说,意义就更不寻常。

  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一些民营的投资管理机构则兴奋于投资规模的扩大。作为年金业务链上价值最高的一环,能够充当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对于这些机构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毫无疑问,对于获得年金管理资格(特别是首批获得资格)的机构而言,年金业务不仅意味着可观的管理费收入,而且意味着资产管理品牌的树立。尤其是后者,对于即将开展集合理财业务的证券公司和即将开展专户理财业务的基金公司而言,具备充分的战略意义。

  此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很兴奋,特别是对于未来年金规模的估算和投资风格的臆测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于,关于年金入市对于具体股票的影响之类的判断也开始见诸报端。

  但是坦率说,投资者的兴奋有些莫名。毕竟,对于市场中任何个体而言,年金市场如今都还只是在“纸上的东西”。即使是“五一”相关规定正式实施后,市场的进展和格局也要很长时间后才会明朗。

  而在实施初期,相关业务进程更是受到了政策、经济、市场乃至具体企业的多方面情况的影响。在现在这个时候讨论年金入市的具体影响,就好比在儿子都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讨论孙子的长相,即使不算“离谱”,也是件“没谱”的事情。

  当然,“有谱”的事情还是有的。就众所关心的年金入市而言,市场至少还有三道“槛”必须跨越。

  第一道“槛”是历史业务的过渡问题。比如,曾经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地方企业年金管理中心入市状况,实际上就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范畴。根据相关信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大连等地都已经建立起企业年金管理中心。而上海、深圳等地年金中心的资金更是已经以委托理财的方式进入市场。这批以亿计的资产在“五一“后如何运作以及平稳过渡将对年金市场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道“槛”是监管责任划分的问题。企业年金入市事关重大而又牵涉甚多。仅上周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就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四部委联合下发,其牵涉的部门之多,社会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如何避免其他领域曾经出现的“权利人人揽,责任个个推”的现象,有效地平衡发展和规范的关系,妥善处理部门间的分工合作,是企业年金入市后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第三道“槛”是相关机构的理念问题。年金入市的影响是广泛的,几乎涉及到资本市场所有类别的中介机构。年金市场在创造巨大业务机会的同时,也将考验市场和相关机构的理念和业务能力的极限,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投资机构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受托人的业务能力以及整个市场的诚信。

  可以预想的是,如果不能将此前市场上的一些操作陋习摒除,彻底树立长期、稳健的业务发展理念。年金市场“大市场出现大窟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事实上,在此前一些地方和企业的年金管理上,已经出现了年金集中投资于某些庄股的苗头。

  因此,在充当老百姓“养命钱”的企业年金入市之际,保持应有的谨慎和冷静是必要的,警钟也有一敲再敲的必要。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