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无新批QFII 应鼓励外资多入股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04:3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官建益 当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将向中国监管机构提出申请,要求批准他7亿美元的QFII额度时,我们才注意到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新批QFII进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了。 关于中国放慢QFII审批的原因有一种比较权威的说法,那就是担心国外资金假道QF
同时QFII的申请额度有限,利用此通道能进入多少套利资金是一个问题,而且说QFII资金是冲着人民币升值而来,只是我们的一种主观臆测。否则我们难以解释为何已批准的17亿美元的额度至今未用完,而近期申请额度的也只有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瑞银,远不如最初推出时那样火爆。我们在防范一些金融不稳定因素的同时,是否应该考虑一下鼓励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的积极进入呢? 另一种关于放缓QFII资金进入的说法,也颇有市场。那就是认为去年获批的QFII大多抄到了沪深股市的大底,这种让外资拣便宜的事不能再干,必须让中国的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吃饱”以后,才能放行QFII基金。 这样的说法似乎在警醒人们,如果过早放QFII进来,有肥水流入外人田之嫌。但实际的情况恐怕并非如此,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除了解决股权分置、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部分上市公司缺乏诚信等诸多问题外,也亟需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而这一点正是引进QFII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QFII从去年开始进入是抄到中国股市的优质股大底的话,那实在不是监管层的错,只能归结为我们的投资机构或投资者太短视,因为这些优质股票在长期的下跌中无人问津;如果监管层后来因为害怕QFII抄到中国内地股市中优质股大底而放缓其进入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的监管层过于狭隘,这样的所谓保护,不但不能让国人受益,相反会助长中国内地股市的投机风气。 这种投机风气至今没有太多的收敛,尽管近期有天下第一庄股的灰飞烟灭,但在大盘持续下跌150点左右时,许多机构和投资者不是乘机吸纳优质股,而是大肆炒作毫无业绩和成长性支持、市盈率高达百倍以上的所谓“科技股”,而这些所谓的科技股公司不过是一些装配或代工公司而已。这类股票的未来命运,相信不会比天下第一庄股的命运更好。而更可悲的是,一些当初信誓旦旦坚持价值投资的基金也在炒作者之列。 这不由得又让人想到了QFII的作派。在已经进入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QFII资金中,除个别受客户委托投资于一些问题股外,绝大多数的资金坚定地投向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股票中。从最初瑞银买入宝钢被当作作秀开始,到后来众多基金套现而瑞银增仓成为宝钢第一大股东,我们已经能够初步看到QFII明确的价值投资策略。 这种忠于理念的操作,虽然短期可能被套,但价值规律仍然会将最后的赢家授予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这一点被全球的资本市场所验证。因此,QFII并没有甘愿被套而为我们树立正确投资理念的觉悟,实在是为自己长期的投资收益作打算。 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鼓励QFII积极进入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要知道目前看好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并不太多,让这部分投资机构先期进来并尝到一点甜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对先期进入的外资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可能会有着相似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