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减速中国”下的机会 三类公司前景看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4日 07:40 证券日报 | |||||||||
特约撰稿人 胡艳妮 刘卫东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良好,预计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将达9.5%左右。然而,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的判断,学术界和政府管理层存在严重的分歧和政策上的矛盾,这种分歧和矛盾将严重影响投资者对后市的心态及对大盘蓝筹股的投资策略。以大盘蓝筹股为依托的市场企稳和今后行情的展开,需要学术界、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形势认识的
分歧首先表现在对经济是否过热问题的争论上。这一问题的分歧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宏观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一次分歧的严重程度也是历史上罕见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严重对立。有人认为经济过热,有人认为经济不仅没有过热,而且存在过冷,有人则认为经济过热和经济过冷同时存在。 经济过热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各类价格指数,包括生产资料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并没有过热甚至存在过冷的观点的依据也十分充分,主要包括:资金供给并没有出现紧张;经济增长低于潜在增长能力,表现为就业率仍然较低,失业问题严重等等。 就政府管理层的态度看,目前基本上认同经济过热的观点,其政策措施主要遵循两大思路:一是限制投资,而是引导扩大消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2004年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今后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水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发展消费信贷,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扩大服务消费领域,改善生产供给结构;各项改革措施要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增加即期消费。 就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看,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在于限制投资,主要表现在控制政府投资规模,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投资规模,同时也相应地调整了各级政府的投资结构。此外,通过货币政策,限制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但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政策要鼓励和提高消费比例,而消费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投资,即间接需求的增加,从而进一步提升上游资源和原材料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政府又希望通过限制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比例,其结果是减少了上游行业的增量供给。不仅如此,在目前整体上下游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产品差异化较低,而上游行业产品集中度较高的情况下,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很难转移到下游产品中,因而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很可能是进一步加剧上游产品的紧张。 那么,在宏观经济形势预期不一致,进而市场判断存在严重分歧的情况下,投资者应如何选择自己的投资策略呢? 我们认为,关键是厘清影响市场运行和结构变化的主导的宏观经济和市场因素。就当前的情况分析,主要是实际利率水平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实际利率水平是影响市场资金供给的最主要因素,是机构投资者考虑是否增加持仓比例的主要变量。自去年11月份以来,CPI指数基本上维持在2%~3%的水平,高于1.98%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负的实际利率水平是导致今年以来基金热销、社保基金提高股票投资比例(社保基金2004年股票投资比例将由去年5.1%提高到15%左右)等市场资金供给增加现象的直接原因。只要负利率水平仍然存在,市场资金供给的宽松局面就不会改变。左右市场运行格局的另外一个因素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就目前的统计看,上市公司业绩的恢复性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上市公司特别是大盘蓝筹股业绩提升和业绩预期的不断改善,将成为支持市场向好最有力的因素。 因此,在“负利率”和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双重作用下,投资者应该将困惑和疑虑等短期因素放在次要的位置,把握影响市场的主导因素,坚定投资信心,看好能源、原材料及消费热点类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