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小企业板渐行渐近 > 正文
 
中小企业板只可静观其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3日 15:19 《互联网周刊》

  大量媒体的报道都表明,深圳市场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已成定局。政策出台在即,中小企业板到底如何走,到底能否按照人们所设想的目标而行,人们目前只能揣测而已,实际如何还得看真实市场运作了。

  可以说,自《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公布,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基本上就有了规划,这次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只不过是就如何落实该规划而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金犊奖大陆初审揭晓
采取的一个实质性的措施罢了。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分析师所指的无论是利好还是利空,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让新出台的中小企业板走好。那么,中小企业板怎样才能走好呢?

  尚无市场可言

  我曾多次撰文讨论:近三年来国内股市为什么一直处于“牛短熊长”的困境?2003年国内股市为什么会边缘化(即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比重越来越小)?为什么资本市场的极度萎缩与强劲发展的中国宏观经济形成鲜明的反差?为什么民众手中持着11万亿元储蓄存款而不敢进入股市?为什么2003年国内股市会市道低迷、成交萎缩,市值损失逾千亿元?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而且,这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还在蔓延。而造成这种现象泛滥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对市场的垄断。正是因为政府对股市的垄断,使得在国内的证券市场上,无论是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中介机构还是证券媒体等为了自己大谋其利,而一起合谋兜售劣质产品,从而导致了整个市场不成为市场,而成了一些垄断者鱼肉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工具。

  人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证券市场兜售劣质产品的现象可以持续十几年呢?为什么明知是侵犯了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事情而掠夺者却没有受到严惩呢?问题的核心就在于金融资源完全为政府所垄断以及证券市场的行政化与国有化。在这样的体制下,市场完全按政府的意志来运作,政府不仅决定了市场的准入规则、市场的规模,而且也来左右市场价格走势。这样,证券市场的金融资源自然向权力集中,由权力来决定金融资源的运作。市场一旦由权力来左右,就无市场可言。

  用在深圳交易所推出中小企业板的方式恢复新股上市,这自然是减少政府对市场垄断的一种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深圳市场那边一片高兴,而且在于国内的投资者多了一个可选择的市场。但是,如果仅是如目前媒体所说的今后深圳交易所将注重中小企业板和科技股板块,而上海交易所则注重大上市公司、注重主板。这种分析却是十分令人质疑的。因为,按照这种论点,其思路有二:

  一是参照美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状况。在美国有一个纽约交易所主板市场,一个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那么中国的证券市场也完全可以参照其模式。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国证券市场形成现在这样的一种格局,完全是市场一百多年来自然发展的结果,并非从一开始就是由政府设计成现在的这个样子。还有,目前美国证券市场这样的格局,是以一系列基础设施为背景的,如完善的法律制度、健全的信用体系、发达的现代技术、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美国证券市场达到现在的繁荣是不可能的。二是既然美国的证券市场是一种可借鉴的好模式,那么就可以用计划的方式来打造中国市场,至于是否有相应的条件,是否满足相应的条件,则可以在打造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来完成。也就是说,市场还没有出现,先来专业化分工。国内证券市场的设计与创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导致的结果。其特点是移植性与计划性。

  然而,市场还没有出现,如何来的专业分工可言。各种法律制度没有确立,就用政府的管制来替代,如何来确立法律在市场的地位?几年前,一声令下,深圳交易所一个好端端的市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几年来,宠大的社会资源就白白地耗散。这样的教训值得国人认真深思。

  引入竞争机制

  目前,深圳交易所将重新开启发行新股的市场,发行中小企业股及科技股,这是完善国内证券市场体系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内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种方式。但是,为什么从一开始就要对两个市场差别性地对待呢?为什么不让两个市场在同一平台上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呢?在两个市场差别性对待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根本无法形成,因为,上市公司在进入市场之前,它们别无选择,只能按照已规定的路径进入某一种市场。对投资者来说,既然规定产品在哪个市场销售已成定局,他们也只能进入所规定的市场购买,而不管自己是否愿意进入该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哪里还有市场竞争。没有市场竞争,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无从谈起。

  因此,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打破证券市场的垄断,我认为,根本不需要移植美国发展成熟的市场模式,而要从本国的约束条件出发,首先要打破证券交易所的市场垄断。打破证券交易所的垄断,就得让任何一家交易所从一开始就站在同一平台上,而不是搞什么专业化分工。在中国,不只是建立一、二家证券交易所就可以了,还可以建立三、四家证券交易所(如在北京、重庆再设立交易所),让这些交易所在同一平台竞争,看看哪一家交易所提供的服务好、监管严格、上市公司满意、投资者满意,并设立一套科学的指标对这些证券交易所进行考核。证监会可以根据这些考核来激励与约束这些交易所的发展。如果这样,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就会自然形成。在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基础上,交易所的问责机制、优胜劣汰也就自然形成了。当然,这是市场进一步发展应该考虑的事情。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深圳的中小企业板已计划推出了,那么对于市场、对于拟上市公司与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注意什么呢?对于市场来说,我想无论中小企业板如何不完善,如何不尽人意,推出总是比不推出为好。但是,深圳证券市场发行新股后却不可以画地为牢,把自己限定在所谓的中小企业板中。而是应该在推出中小企业板后,在两个方面努力发展,一是考虑如何逐渐地争取与上海交易所同样的公司上市条件,以便与上交所在同一平台竞争;二是珍惜机会,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而这种服务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有效市场,加强市场监管,严厉处罚市场的违规者。而要做到这点最为重要的是保证现行的规则落到实处,并对不合市场的规则及时调整。

  比如,政府无论推出什么法律与规则,无论这些规则设计得如何好、如何科学、如何是他人行之有效的东西,但是一到证券市场实施就问题重重。这不仅在于相关的法律制度条件不成熟,还在于没有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来推行与保证这些制度实施。看看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一有问题就能够及时处理、及时跟踪、及时找到问题之症结,及时地修订现行的规则,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们有问责,有市场竞争,有规则实施机制。

  对于企业来说,无论哪种新的市场出现,都是一个好的发展机会。但是有这样一个机会的时候,是把以往的观念和习惯带到新市场来呢?还是在新规则上重新走出一条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之路呢?这是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一种考验。中小企业板自然是为了帮助那些有前途的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有利融资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到这个市场上市不仅要考虑如何发展自己,让自己的企业得以发展与强大,更为重要的是为投资者的利益着想。你既然拿了他人的钱,就得遵守企业的承诺为投资者提供利益。如果仅是为了上市圈钱,圈到钱后又为欲所欲,违反承诺,甚至于损害投资者的利益,那么投资者一定会敬而远之。就像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国内股市早几年为什么低迷,就在于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公司上市的准入规则必须严格把关,不要因为这是中小企业板就降低拟上市公司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深圳交易所对此要下大功夫,不要没有新股上市就千方百计要新股上市,而新股上市后又对上市公司放任自流。

  对于中小投资者,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是增加一个投资机会,但决不可对它抱有过高期望,因为这个市场发展如何是相当不确定的。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市场,最好的办法是静观其变,这样才能找到好的投资机会。

  总之,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无论是对中小企业来说,还是对深圳交易所、对中小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机会。我也希望中小企业板能够走好。但是对于这个市场会如何发展是相当不确定的,利空、利多的因素都存在。同时,也不可否认,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炒作一把,中小企业板市场初期可能会有好行情,但中小投资者一定要当心,一定要静观其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小企业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