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误读宏观调控 大盘蓝筹股不该被抛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12日 01:51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宏观调控为资本市场优质企业兼并收购、做大做强提供机遇,也是经济长期健康平稳增长的保证,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平稳发展 官建益 如果要寻找2004年经济领域的主题词,非宏观调控莫属,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资
关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真实目的,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姚景源解读为国家调低GDP增长目标并非打压经济增长,而是延长高增长周期。可惜在资本市场,更多的投资机构理解为各类建设大下马,作为原材料的钢铁需求将大幅下降,钢材价格将大幅回落,接下来便是石化、电力、能源等其他上游行业的降温以及整个经济的大降温。因此,虽然目前钢铁股的业绩异常优秀,但仍在遭到大量减持。 这样解释的依据是把此次的宏观调控与1993年的宏观调控相提并论,当时作为资本市场主战场的沪市更是从1000多点直跌到最低的325点,让人胆寒。但实际的情况是,目前的宏观调控与当年有着本质的区别。市场经济已经取代了过去的计划经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的不同;另外,目前的经济起动是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调整夯实后的新一轮增长期的开始,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延长这一新的周期。 另一个重大的不同是中国经济日益与全球接轨,宏观调控更多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在加入WTO以后,经济的脉动与全球经济发展同步。仍然以钢材为例,此次钢材的涨价并非中国专利,全球钢材的价格在2004年上涨了30%,这是由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决定的。因此从全球刚进入经济复苏周期的情况看,全球的钢材业的景气周期才刚刚开始,这从美国钢铁大王纽柯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已经升至30倍以上,就可看出端倪。 如果认为中国的钢铁消费左右了全球钢材价格的话,那实在是过于高估自己了。实际上中国的钢材价格上升,一方面是国内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受到国际钢材大幅涨价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如此发达的今天,加入WTO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商品价格不可能特立独行,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中国的钢材不可能独立涨价并维持相当时间。同样如果全球钢铁业处于景气周期中,中国的钢价要大幅回落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际采购商的嗅觉是很灵敏的。 中国正在大步迈向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任何理由不长线看好钢铁业未来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对于包括钢铁业在内的上游行业的宏观调控,实际上是为这些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证。这对沪深股市中的优势钢铁企业更是一次机遇,优势钢企正好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兼并高能耗、低质量的钢企,实现做大做强的目的。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已经表明,钢铁行业成为今年前两月工业利润增长的排头兵,钢铁业的利润增长3倍以上,但市场还是坚决抛弃了包括宝钢在内的优质钢铁股。在减持的行列中,一直以价值投资自居的基金明显也部分参与。而让人意外的是,QFII之一的瑞银却反其道而行之,毫不犹豫地增持并成为宝钢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很明显,更具国际化视野的QFII的认识显然更成熟,他们看的是几年几十年的发展,而不是像我们的某些机构那样计算某一个季度的变化。 中国钢铁业协会已经多次作出预测,中国的钢铁业高速增长将保持20年以上的时间。享受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股票增值是投资资本市场成功的秘诀,我们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千万不要误解国家宏观调控的本意,有关部门也应向社会积极准确地解读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