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权威机构、专家每日看大盘 > 正文
 
2300亿基金决定股市方向 价值投资成就领导地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05日 01:34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罗周

  2300亿规模的基金正牵引着流通市值16000亿股市的走向。事实上,自从2003年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被市场广泛接受后,股市的天平就完全向基金倾斜。

  “基金在资本市场的主流地位已被确立。”博时基金公司副总裁李全称,“它的投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资行为决定着股市未来的走向,而且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这已不仅仅是相当多基金人士的共同结论,曾经被称为“机构博弈”的另一主角———证券公司也表达了同样观点:“基金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价值投资成就领导地位

  两年多的熊市,基金是受损最大的机构之一。2002年基金出现36.35亿元巨额亏损,2003年上半年开放式基金遭遇巨大赎回压力,进而引起市场预测“开放式基金有崩盘迹象”。然而,到2003年底,基金全年盈利9.29亿元,平均净值增长率在20%左右。

  为什么基金陡然绝地反弹?

  基金鸿阳的基金经理蒋锋称:“价值才是证券市场投资的永恒主题,而此前股市的表现一直是资金作为唯一杠杆,往往垃圾股的增幅超过蓝筹股,公司的价值被忽略了。”

  “买东西要考虑它的价值,而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李全坦陈,在2001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基金损失惨重,出于市场对资金安全性的强烈要求,“我们对投资行为完全重新思考,因为股市狂热时期,更多的是在做游戏———低价介入,再转嫁给别人,击鼓传花给下一个,最后一棒转嫁不出去被高位套牢,及至泡沫破灭。”

  “这是典型的庄家时代行为。”李全说,“直到去年才幡然醒悟。”

  基金一手导演的价值投资理念使股市在2003年出现了重大逆转。金鹰基金公司总裁林金腾认为,基金在这轮行情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且他表示,价值投资仍处于发现过程,“未来一两年属于慢牛行情,不容易出现大升大跌”。

  基金的价值投资观随即给基金带来了两大改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向基金,而越来越大的资金规模反作用于基金贯彻其倡导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市场的信任使开放式基金从赎回压力变为净申购。

  林金腾表示,此前机构购买基金的比例占了50%,而今年个人购买占了70%。李全透露,基金赎回的风向转变出现在去年8月底,目前赎回的资金又开始重新回到了市场。

  基金地位被确立的背后

  “基金的主流地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李全认为,“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我们找到了最安全和最快捷的路径。”事实上,开放式基金去年累计实现净收益19.09亿元,平均每只基金赚了约3800万元。这的确为开放式基金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市场地位,而且这一地位还在进一步放大。

  基金历经六年,才确立绝对主流地位,蒋锋认为有三个因素:一是基金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二是信息披露的完善,使基金完全在阳光下操作;三是基金投资业绩在去年表现得淋漓尽致,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基金代表了当前市场投融资先进的制度。”李全认为这主要表现在公开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信息披露的透明性,使其变为阳光操作;同时,基金的专业投资,在约定的范围内要比其它投资工具做得更深更透。李说:“先进的制度一定有生命力。”

  1000多只股票,到底选哪一只进行投资?李全表示,个人投资者在这方面显然有局限性,基金今后将逐渐成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的工具,理财方式会向基金方面配置,使更多资金通过基金进入股市。

  由此产生的效应是,小作坊式的资金操作模式向大工业生产方式转化,进行不同环节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林金腾称,“基金经理只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不是以前的唯一环节。”

  两者的区别是,小资金和散户在于选择一只股票,而基金在于选择战略和方向。李全的理解是,大资金要选出一批股票,“对价值的理解能力越高,对公司看得越透,收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佐证这一事实的是,今年推出的基金新品种,很快被市场接受并认购一空。李全称,“这就是基金现在的生存环境。”

  蓝筹的价值在于发现

  对于“市场蓝筹短缺和蓝筹提前透支”的质疑,蒋锋认为,因为市场普遍转向价值投资思路,使高速成长的有价值的公司显得供给不足,解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式:一是推行保荐人制度,使更多优质公司进入证券市场;二是进一步提高现有上市公司的质量。

  “市场不存在蓝筹多和少的问题。”李全表示,“只是价值的大和小。”

  博时基金公司曾对其所管理的270多亿资金进行过投资预测,李全透露,“选45只股票投资,没有问题。”而中融基金总裁张野近年对200多家进入视野的上市公司实地调研,他认为,“至少有60%左右的上市公司具备投资价值。”

  李全说:“对企业的投资价值,我们要动态地看。我们始终相信,企业在不断地成长,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在壮大。”(证券时报)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