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挑战传统理财 各路资金欲借股市增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 06:51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在3月16日公告设立的中信经典配置基金106421户认购者中,有一位单笔认购了800万份基金的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的如此大手笔,可能已经是个人投资者认购基金的最高记录了。 中信经典配置基金在发行时还创造了一个开放式基金的销售记录,那就是平均每日超过4亿份的销售额。
这两个记录已经很清晰地表明:目前,来自个人、企业和境外的各路资金,都在急于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希望借此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果实。 个人闲钱保值忙 按照目前扣除利息税后的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计算,10万元存款一年后的实际价值为98384元。因此,设法让“钱生钱”,是个人闲钱在“负利率”下不贬值的唯一出路。 中国人民银行连续两年在同一时间段所做的调查则表明,储户们今年投资基金和股票的意愿同比提高了5.8个百分点。毕竟,基金去年的净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5.7%。 居民这种心态的微妙变化,在银华保本增值基金的销售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银华基金管理公司对购买了银华保本增值基金的投资者所做的电话抽样调查发现,八成投资者以前从未买过开放式基金。 由于基金投资者中的新面孔不断出现,一些在基金发行过程中被业内誉为“死亡地带”的一些地区相继被突破。银华保本增值基金由建设银行在东北地区销售时,平均每天的销售额都在500万份以上。在华夏现金增利基金发行的第二天,建设银行邯郸分行就完成了销售任务的125.5%…… 去年底还在遭遇大额赎回的基金,一夜间成了前所未有的畅销品。 企业余钱求升值 相对于个人对资产的保本心态,企业对于余钱增值的急迫更是溢于言表。 为了避免把资金放在银行而导致企业价值的被动“缩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热在沉寂2年之久后又开始了升温。在近期短短时间内,先后已有十几家上市公司公告了委托理财计划。 除了委托理财,上市公司现在还在尝试更多的资本运作模式。比如宝硕股份前不久就决定,拟用自有资金投资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有的公司更是亲自上阵,前不久本报就曾报道,宝钢系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所列的流通股名单中。 上市公司争先,其他单位也不甘落后。上海企业年金、上海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都已成了现在市场上最活跃的投资群体。上海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更是在30元以上的高价位,大举介入了具有中国第一绩优股之称的航天信息。 基于这种企业余钱争相入市的盛景,JP摩根的研究报告在展望2004年中国股市时断定,“负利率”将推动中国股市走入“长牛”。 境外资金多路抢滩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高层人士的多次表态中,我们可以发现境外资金多路抢滩中国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范建军研究员明确表示,A股并不是境外资金的惟一投资目标,它们的投资对象包括房地产、期货、股票、债券、货币基金和信托等。 境外资金抢滩中国,还有一个小事例可以证明。美国一家报社记者安德鲁·卡彭特前不久组建了“中国俱乐部”,专门向美国人提供中国股票、房地产和私营企业的投资机会。为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安德鲁·卡彭特甚至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特邀了研究员,担任深圳研究员的是一家电视台的财经新闻记者。 针对境外资金在中国的高速脉动现象,美国人克莱格·卡敏在一篇《做多中国》的文章中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就像90年代末的互联网狂热和其他从前的股市风潮一样,中国的诱惑力就在于其看似没有止境的潜力,这好比刚刚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人们担心在观望之际就已经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国家统计局3月12日发布的统计报告说,上海房价以5148元/平方米的价格位居全国首位。而造成上海房价狂飚的主要原因,与大量外资的涌入关系密切。 资金在不断地涌入,资本市场也必定会因此更加活跃。 (上海证券报记者 陈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