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沪深:增资接近2000亿 股市向好不可逆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3月13日 05:5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没有人愿意忽视基金销售火爆所传递出的市场信号。所以,当这个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的时候,投资人不顾本周“黑色星期一”刚刚上演的事实,周二便开始增持股票,周三更是将上证指数推高了40点。 “场内资金提前动手了,他们想赶在新募基金进场前先把仓建好。”某业内人士在谈到本周三大涨行情时非常肯定地说。事实上,场内资金的这种紧迫感不仅来自于基金销售
资金大扩容 “今年无疑将成为证券市场近年来资金增量最大的一年。”中证资讯的徐辉对今年证券市场的资金面非常乐观。而近期的一系列消息使徐辉的信心更足。基金大扩容在2月份刚刚显露峥嵘,到3月份就已经爆出两只基金首发规模历史性地突破100亿元的消息。券商的动作也不慢,中信、海通、长城获准发债有效拓宽了券商的融资渠道,从而拉开了券商资金扩容的序幕。近期,关于保险资金直接入市的报道也在各大报刊上频频亮相。种种迹象表明,资金扩容大潮正扑面而来。 那么,今年到底会有多少增量资金参与到股市中来呢?海通证券研究所在最新一期专项研究报告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他们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券商、社保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今年直接用于购买股票的增量资金大约在1390亿元至1810亿元之间。徐辉则更为乐观一些,他认为,上述这些机构的资金增量将在2000亿元左右。由于社会资金经常在不同市场间游走,要研判这块资金会有多大比例投资股市难度不小,因此他们的预计都不包括这部分资金。但随着股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部分资金参与股市的数量可能会更加庞大。 “每一轮牛市的形成,都必然伴随着资金的全面扩容。在资金大扩容的今天,没有理由看空当前股市。”徐辉这样提醒投资者。 谁会唱主角 去年,证券投资基金是市场上惟一的主角,融资上的先天优势让它们获得了无人可比的话语权。那么今年还会是这样吗? 最近一段时期,基金发行之频仍、销售情况之良好在国内基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从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的80.48亿元,到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的约131亿元,基金首发规模纪录在一周之内两度被刷新。人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二级市场还会是基金的天下。据海通证券预计,今年基金首发规模将超过1000亿份,考虑到部分基金为债券型或股票债券混合型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今年的入市规模可以达到700亿元。而去年,各类开放式基金的首发总规模为678.45亿份,不到今年的7成。 基金实力尽管再次壮大,但一人唱主角的现象今年可能并不会重演,可与之一较高下的大有人在。其中,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以私募基金为首的社会资金。“目前,股市外围游资已达到15000亿元至20000亿元的惊人规模,随着市场回暖,社会资金投向股市的增量部分极有可能远远超过公募基金。”天同证券研究所的张净作出了这样的预判。今年以来,市场热点演绎出现了新变化,社会资金参与的痕迹越来越明显,其流入股市的速度也在加快。 QFII的实力也不容低估。海通证券研究所认为,到今年底,预计国内可能会出现20家以上的QFII,资金总规模有望达到80亿至100亿美元,即有60亿至80亿美元的增量资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QFII资金的增量部分就将与基金的增量部分相当。再加上QFII对其余资金的带动力,QFII的实力足以与基金和社会资金相抗衡,将成为今年股市的一大主角。 对于券商而言,尽管资金筹措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但据海通证券预计,今年券商的增量资金不会超过250亿元。同时,历史包袱的存在也使他们在股市中的话语权大打折扣。因此,对于券商而言,今年如何做好配角可能更为现实一些。但这并不妨碍券商最终从配角走向主角。 牛步更稳健 不管哪类资金会笑到最后,中国股市始终将是最大的赢家。 因为,随着基金理财被越来越多的散户投资者认可,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加盟,中国股市将迎来机构投资者的时代。在海富通收益增长基金的份额构成中,个人投资者的贡献超过了百亿元,占到8成以上。该基金的开户数达到了22万户左右,创下了开放式基金发行的新高。这些数据说明机构投资者时代来到的市场基础已经确立。这对于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无疑具有历史意义。 “在一个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的市场,走势将更稳健,行情将更持久,牛市的底气将更足。”某资深证券分析师用了三个“更”来形容这种变化将给市场带来的影响。他指出,QFII、社保基金等战略投资者已经加盟,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更具长线眼光的资金也将陆续介入,股市的投资者构成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使价值投资深入人心,长线持股也将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的选择,沪深股市将会因投资者队伍的机构化而逐渐走向成熟。 当然,投资者角色的这种转变,还需要上市公司层面的配合,只有当上市公司角色也发生变化后,沪深股市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投资场所,才能更加适合机构投资者参与。而机构投资者的增多也会推动上市公司角色的转变。 “如此来看,沪深股市向好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该资深分析师这样下结论。 (上海证券报记者 吴小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