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专家评论三:从众,贪婪和恐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3日 15:29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神光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张谦

  应该说,国内A股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变更的并不在少数,但变更次数最频繁,变更时间最短暂、以及变更最密集的现象基本就出现在科技版块。

  1999年5月19日,中国股市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井喷行情,在随后3个月的时间内,网
络科技股出现了大幅度的飚升,一大批的上市公司将各自通过增发或者配股募集来的资金投入网络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有青鸟天桥、上海梅林、北京城乡等。

  2000年,数字电视、有线网络概念股在市场炒作成风,又有一批上市公司将募集来的资金投入网络之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浙江信联。

  然而,事过境迁,到2003年再来看看这些科技股,能够坚持下来的基本没有,大部分“科技类公司”在2001年科技泡沫被击破的时候,又将募集资金改变了新的投资方向,或者说将这部分科技类资产又予以变现。

  那么,为什么科技股的募集资金会出现这么频繁的变脸?

  2003年,神光首席分析师孙成刚在其新书《新人性——我看透了你》(以下简称新人性)中就提到了最重要的两点人性特征,最恰当的解释了为什么科技股对其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变更的最频繁,变更的时间最短暂,而且参与变更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孙成刚分析人性的两大特征,其一为从众,其二为贪婪和恐惧。

  那么科技股频繁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方向,是不是从众呢?

  ——答案是肯定的!浙江信联、青鸟天桥……等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或者自有资金投入科技行业时,基本都是在市场上所有的参与者(包括中小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一口众声称颂“科教兴国”、纷纷将资金投入科技产业的时候。在《新人性》中,孙成刚提到,当周围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必然会对其有所促动,并最终作出随大流的决定。在中国股市中存在一个2:8的现象,也就是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只有20%的企业是业绩优秀的,80%的上市公司始终处于赢利以及亏损的边缘之间,那么一旦出现了一个能够脱贫制富的途径,而且这个途径是处于一种“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的时候,“别人做了我也做,如果错了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的从众心理就使科技类公司相当容易去变更自己的募集资金使用方向。

  科技股频繁变更募集资金使用方向,是不是贪婪和恐惧呢?

  ——答案还是肯定的!科技股将募集资金投入有线、数字电子、集成电路等科技性行业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大牛市之中。而放弃投入科技行业或者将科技型资产变现基本是在熊市的境况下。由于80%的上市公司处于赢利和亏损的边缘之中,上市公司对于能够快速扭转这种现象或者说找到一个能使其持续性保持赢利的资产或者行业非常迫切,因此当牛市行情,科技行业被市场过分夸大出其赢利能力的时候,人的贪婪必然促使这些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快速实现“企业暴富”,而将资金投入科技行业,然而当泡沫击破,当心血本无归和恐惧的心理促使这些公司将科技型资产变现。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