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之所以对可转债屡屡重拳出击,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QFII的制度约定和QFII机构的特殊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其二,可转债的自身特性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状态
亚洲证券研究所 张健
QFII登陆中国证券市场已近一年时间,在这期间,除去在A股市场大放异彩之外,在可
转债这个新兴的投资品种上也屡屡重拳出击,在多家可转债上重仓持有。
统计表明,花旗、瑞银分别动用超过1亿元和5亿元的资金申购国电转债,分别获配104.4万元和483.5万元。从公开的资料中我们还能看到:花旗持有山鹰转债5431.9万元,占总发行额度的21.73%;花旗持有丰原转债10678.68万元,占总发行额度的21.36%;瑞银持有首钢转债17032.1万元,占总发行额度的8.516%;瑞银持有万科转债1574.3万元,占总发行额度的2.206%,等。
QFII究竟为何如此青睐可转换债券?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QFII的制度约定和QFII机构的特殊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其二,可转债的自身特性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状态。
第一方面,依据《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在债券方面,QFII可以投资于国债、企业债与可转债,但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实施细则》,QFII暂时不能进行企业债和国债回购投资。因此在现阶段,QFII只能投资国债和可转债。
国债收益率方面,中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和成熟证券市场相比要低的多,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也并不算高。而且QFII并不能利用国债回购进行资金的融通,使QFII机构更加丧失了投资国债的兴趣。所以,针对那些风险偏好为债券品种和等级的QFII机构与其客户,在国债投资无甚吸引力的情况下,只能从可转债上做文章。而且在成熟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公司债券一直是企业特别是新兴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美国的可转债市场也比较火爆。摩根斯坦利网站的统计显示,2003年5月份,美国单月发行45家可转债,共筹资141亿美元。可转债作为一种衍生产品,广泛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的青睐。深谙可转债投资的QFII定不会错过中国可转债的这场大餐。
来自以上这一方面的原因是QFII大举投资可转债的客观因素,QFII能够在可转债上大量投资,更本质的原因是可转债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的性质,以及中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特殊状态。
第二方面,可转债具备债性和股性双重特性。一方面,可转债满足了筹资人动态化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投资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行为特征。
从债性角度看,可转换债在实质上是一种债券,定期支付票息、到期支付本金,提供了向下保底的保证。而且在2003年中,由于股市低迷,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均对转债相关条款作出了更加优惠的修订,适度提高了可转债的票面利率和放宽转股的条件,并且相关的回售条款以及一些补偿方案也更加有利于持债人,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可转债的债券价值。和国外可转债相比,国内可转债具有票面利息高、回售价格高、初始转股价溢价率低以及各项条款更优厚等优势,当然可以吸引包括QFII在内的广大投资者。
在相关A股价格低于转股价时,可转债表现为债性,可转债价格相对于其纯债券价值的溢价比率,即是可转债的下跌空间,这个比率越小,则转债越安全。而一旦A股价格超越其转股价格后,则可转债表现为股性特征,A股的上涨会带动相关转债的联动走势。所以,一些具备行业龙头地位,或者具备垄断资源优势的转债品种,将会随着股票价格的上升而显现出转债所独有的投资价值。QFII深知中国证券市场目前的股权割裂状况,在中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特殊状态下,选择可转债不仅可以回避国有股问题,而且在保证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国高速成长行业的成果。
无论是债性还是股性,转债的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而资产定价则是崇尚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的QFII的强项,可转债迎合了他们的价值投资理念,并且随着可转债发行规模与数量的增多,可转债市场容量的扩大将更多的吸引QFII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