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宝钢退出华闻入局 联合、广东证券“联合”悬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 1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莫菲上海报道

  新年伊始,在历经三次高层更迭之后,联合证券开门迎来的并非是“救命稻草”--增资扩股,而是与现第一大股东宝钢集团的永久诀别。

  据宝钢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宝钢此次去意已决。早在春节前,宝钢麾下的华宝信托撤
消原本开立在联合证券操作委托理财的账户,近10亿资金即将撤走。

  宝钢大厦六楼的联合证券上海总部内,工作仍在正常进行,但气氛紧张,一些员工私下担心,“我们还会在宝钢大厦呆多久?”

  而经业内多方人士证实,此次把联合证券揽入怀中的正是拥有人民日报背景、处事低调的国资大鳄——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华闻控股在资本市场上早已赫赫有名,旗下不仅相对控股燃气股份(000793.SZ),同时还拥有一家租赁公司与包括中泰信托在内的两家信托公司。

  最近,华闻控股又把目光瞄准了正处于历史低谷的证券业,或许联合证券填不满这条大鳄的肚子,它并非华闻的终极目标。因为,近期华闻集团除了与宝钢集团紧锣密鼓地商谈联合证券转让事宜外,还在积极参与另一家券商的增资扩股项目。

  水落石出

  “我们早想到宝钢会退出联合证券,只是没料到事情发展如此迅速。”联合证券某中层告诉记者。

  据了解,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10亿、实收资本11.18亿元的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共有34家股东,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四通集团公司、仪化集团等公司均列于前十大股东名单之中。

  而宝钢集团联手麾下的华宝信托、宝钢国贸共持联合证券34%左右股权,自2000年来一直稳坐第一大股东宝座。

  尽管如此,宝钢这次走得很“绝情”,几乎没有顾及与联合证券多年的“母子”情分。

  上述联证人士介绍,2003年下半年,在宝钢派驻联合的总裁于业明遭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仪化集团、大亚湾集团等股东“弹劾”,被迫辞职返回宝钢之后,宝钢便萌生了退出联合证券的念头,开始四处寻找买家。

  另据华闻集团方面证实,今年春节前,华闻已经签署与宝钢集团受让联合证券股权的框架性协议。

  尽管华闻方面解释,“框架性协议并非完整意义上的协议,有许多条款没有最终拍板,不曾明朗,存在很大变数”,但仅短短几月时间,宝钢已“脱手”联合证券,这在联证员工看来,似乎快得像在“坐飞机”。

  按照这份框架性协议,宝钢集团、华宝信托、宝钢国贸将把联合证券34%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华闻控股、中泰信托与关联公司广西新长江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转让价格初步定在0.72元/股。

  换言之,以联合证券11.18亿实收资本计算,华闻控股与其两家关联公司将要出资约2.73亿人民币来受让宝钢持有的联合证券34%左右股权。

  以跌破面值价“0.72元/股”出售联合证券,宝钢似乎感到十分满意了。

  据联合证券人士透露,经历了“于业明时代”的联合证券,在近两年的内部清理中,几乎所有历史遗留问题见了天日,坏帐逐步计提。

  虽然,联合证券2003年报尚未公布,但上述人士表示,“联合证券现在的每股净资产达不到0.70元,0.72元/股算是溢价出售”。

  另一佐证是,2003年6月,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受法院委托,以0.50元/股的价格,拍卖四通集团持有的联合证券7.2%的股权,后因种种原因,拍卖取消。

  事后,不少业内人士以当时券商大环境低迷、从战略与经济利益上买入7.2%股权均不合算等话语,解释联合证券股权“贱卖”。但在宝钢看来,与0.50元/股相比,能以0.72元/股卖掉,已是十分幸运。

  与宝钢欲快速彻底脱离联合证券相比,华闻方面的态度似乎更为沉着。

  据华闻内部人士介绍,从签定框架性协议到股权真正转让完成,还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等待。

  他表示,首先宝钢与华闻签定的协议需要经过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如果其他31名老股东有意购买宝钢持有的联合证券股份,那么按公司章程必须得满足老股东优先受让权;接着签署正式让协议;随后,材料上报中国证监会,等待批准。

  “由于联合证券股权分散,请30多位老股东在文件上盖章,就够头疼了。”

  而在这一系列繁杂手续中,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那么不仅协议要调整,而且时间会向后拖延。因此,有些问题不能过于乐观,至少要到股东大会召开后才会稍有定论。

  “此外,春节刚过,公司内部正在布置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联合证券股东大会估计最快在2月下旬召开。”届时,股权转让问题才能走入实质性操作层面。

  内乱与绝望

  自2000年以来,宝钢集团曾明确提出,集团长期要坚持实业、金融、贸易并举的大集团发展战略。

  曾任华宝信托总裁的于业明2001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今后5年-10年内,把宝钢建设成为一个以钢铁业为主,多业并举的,融实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世界500强之一”。

  近年来,宝钢先后涉足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产业。目前宝钢集团除为华宝信托第一大股东之外,同时参股太平洋保险、华泰财产保险、新华人寿保险以及浦发银行等。

  宝钢集团欲在金融业有所作为,虽已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正如宝钢集团负责金融业务的马国强副总裁所言,“宝钢的金融体系尚未完善”,宝钢集团在金融业的投资仍未形成有力的拳头。

  而退出联合证券的决策,某种意义上,却再次削弱了宝钢苦心搭建的金融平台。如果转让成功,那么宝钢旗下将没有一家证券公司。

  难道宝钢集团就此彻底退出证券业?

  也许忙于重新调整金融投资布局,对此,宝钢并不想多谈。

  某证券公司王总分析,“应该理性地看待此事,这只是宝钢在金融业投资战略上的一次调整,或者是对具体投资项目的判断。”

  联合证券不少员工认为,宝钢作为第一大股东,似乎没有过多关照公司,也没有在公司发展的紧要关头,伸手拉一把联合证券。

  据介绍,员工们所指的是2001年底与2002年初的增资扩股事件。

  当时,申银万国、银河证券等券商正积极筹备增资事宜,而曾经以注册资本仅排在申银万国之后的联合证券,也处于继续保持在第一梯队中的关键时刻。

  机缘不巧的是,当时,正逢联合证券原总裁殷可与董事长王世宏离去,很多原本冲着此二人的名望和才干欲投资的企业停止了脚步,而面对联合证券的增资扩股决议,可以拿得出真金白银的宝钢等少数老股东,当时选择了放弃。正如目前抛售联合证券股权一样坚决,宝钢选择放弃事出有因。

  联合证券某高层痛心地表示:“联合证券好似一本‘活教课书’,几乎浓缩了近年券业被曝光的种种问题。”

  一、2001年前遗留的不良资产包袱沉重;二、公司成立时大股东出资不实与长期占用公司资金不还;三、内部管理混乱,三年换三套领导班子;四、投行、自营、经纪业务萎缩厉害。

  上述高层分析,当时由于四通集团等股东占用公司的上亿资金仍未偿还,针对如此局面,证监会不一定认同联合证券的增资扩股方案。因此,就算宝钢有心注入资金,也未必能成,更何况注资好比“向大窟窿扔石子”。

  而联合证券的经营每况愈下,更动摇了宝钢的信心。

  市场人士认为,嫡系于业明被“弹劾”,是宝钢退出联合证券的导火线——“宝钢逐步丧失对联合内部管理的权利”。

  据悉,联合证券11名董事会成员中,宝钢占有5席,另6名董事一致要求“弹劾”于业明的境遇,让宝钢颇为尴尬。

  联合证券某些高层对于业明的评价是,“不具备担任证券公司总裁的素质,业务能力不强,花费过多精力处理债务问题,不重视企业的经营发展,在职期间,公司业绩无起色,亏损。人际关系处理不妥当”。

  但也有人这么认为,“于是好人,是想干事的人,但时机与方法有问题”。

  面对联合证券扯不清的问题与丧失的话语权的境地,宝钢三十六计走为上。

  渔翁得利

  于业明任总裁期间,不少联合证券的中高层领导,纷纷离职。

  最近,联合证券副董事长焦总表示:“有走的,也会有来的,过一段日子,会有人进入联合。”

  目前,业内流传着华闻控股将派人出任联合总裁一职的消息。据说,华闻控股共有三名候选人,而2003年离开联合走马上任广东证券总裁的盛希泰很可能是候选人之一。

  总裁职位需要董事长提名、股东会通过,因此,估计联合总裁人选结果将在2月下旬以后才会公布。

  目前犹如一盘散沙,宝钢弃之如敝屣的联合证券,为何获得华闻控股青睐?

  “经过这几年,联合证券的黑幕与问题都已经曝光,并且一些烂帐业已逐步清理与摊销,此时介入,不仅对联合证券可以看得更清楚,同时,乘联合证券处于低谷,可以拿到低于面值的收购价格。”不愿公开姓名的华闻人士透露,“此外,联合证券毕竟是一家有市场知名度的券商,有一定优势。”

  而当记者接着追问联合优势时,这位人士以不便透露为由,拒绝深入谈下去。

  据记者了解,华闻在收购联合的同时,也在参与广东证券的增资扩股,原计划参股7%,基本上是第三或第四大股东。

  与联合相同,华闻增资广东证券项目也尚未上报证监会。

  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广东证券与联合证券同处华南,广东证券61家营业部与联合证券40多家营业部地理布局十分相近,客户资源免不了冲突,此外,投行、自营等业务似乎没有取长补短之处。那么华闻控股同时收购这两家券商的真实意图何在?

  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华闻在2004年券商并购年中,加大力气整合这两家券商的可能”。

  但华闻人士淡淡一笑:“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会留在收购成功后才考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宝钢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