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一
资本市场到底有多重要?到底应该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于这两个关系到资本市场前途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在本周出台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给出了明确的、振奋人心的答案:资本市场事关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充分认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共同为资本市
场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从去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到这次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短短4个多月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两度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中阐述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政。这表明,最高决策层对资本市场重要性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践表明,每一次认识上的新突破,都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资本市场的发展,反过来又促使人们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我国资本市场在建立之初,就遭遇到“姓资姓社”和“私有化”之争。直至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这个结才得以解开。资本市场因此获得了第一次大发展的空间。最近几年,围绕股市有无泡沫、应否推倒重来的争论不断,客观上使得不少人对于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发展资本市场的紧迫性产生了怀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有助于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打消疑虑,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信心。资本市场有望因此获得新的大发展的空间。
国务院在《意见》中肯定了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其中之一是“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社会资金有效转化为长期投资。”我国要在未来20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保证经济年均增长7.2%以上。要在20年间维持这样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要靠增加投资,扩大消费,更要靠通过深化制度改革,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一个公正、透明、高效、有序的资本市场,是动员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扩大消费乃至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非常好的杠杆。
资本市场的另外一个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维护金融安全。”目前压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一座“大山”是巨额的银行不良资产。这座“大山”的形成,跟资本市场发展滞后、直接融资比重过低不无关系。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都是靠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条腿走路;在我国,则长期过于依赖间接融资。现在银行要挖掉不良资产这座“大山”,要搞股份制改造,要公开上市,离不开一个规模较大、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要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资本市场的现状跟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要求以及这次国务院出台的《意见》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跟我国蓬勃向上的宏观经济发展相比,还有很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跟广大投资者的预期相比,也存在较大的落差。希望所有资本市场的参与方都能以这次国务院《意见》的出台为契机,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把《意见》逐一落到实处,把认识上的新突破转化为积极的股市政策,转化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动力,共同开创中国资本市场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