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歆
“发行次级债的优势很明显,既满足了补充资本充足率的需要,又可以避免给二级市场造成资金压力,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公司今后一两年内都不会面临大的再融资压力。”华夏银行证券事务代表张太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话语十分轻快。华夏银行作为首家公布发行次级债的上市银行,计划于2004年向保险公司定向发行次级定期债务,发行规模42.5亿元
,期限6年以上,利率4.5%可上浮10%。
事实上,除华夏银行外,其余的上市银行对次级债也一直跃跃欲试。
招商银行董秘邵作生表示,有关次级债《通知》发出后,招商银行决定对可转债计划进行调整,暂时没有确定方案,次级债在公司的考虑范围之列,但出于通盘考虑,次级债将在可转债之后发行。
浦发银行证券事务代表杨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浦发银行在2003年六、七月份,资本充足率接近8%时,就考虑过发行次级债,并与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公司也对有关事宜进行了充分准备。银监会正式决定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后,公司启动了发行次级债的计划。但考虑到发行次级债的程序性要求以及尚在运作中的可转债计划,浦发银行的次级债最快也将在今年中期发行。杨国平透露,目前已有机构对浦发银行将要发行的次级债表示感兴趣。
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上市银行尴尬的一年,这些资本市场的大盘股陷入了“业务扩张——资本金不足——再融资——再扩张——资本金再不足”的窘局。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二级市场IPO融资和再融资也一度成为这些银行共同而又单一的选择:1月3日,浦发银行增发3亿A股,募集资金25.35亿元;2月27日,民生银行发行4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9月12日,华夏银行新股发行;10月15日,招商银行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可转债议案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月9日,民生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H股发行上市方案;12月13日,浦发银行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发行不超过60亿元可转债。
上市银行拼命向二级市场“圈钱”,直接导致了投资者“用脚投票”,愤怒的基金也选择了减持:招商银行由二季度的基金重仓股第一位下跌到第6位,而浦发银行则被基金赶出了前十大基金重仓股的行列,民生银行也多被减持,更惨的是,华夏银行上市后并没有为基金所加仓,仅只有3家基金合计持仓150万股。
面对再融资窘局,上市银行的转机来自于2003年12月银监会发出的《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该《通知》决定增补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使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拓宽资本筹措渠道,增加资本实力,并缓解了银行一味向二级市场投资者伸手的现状。
2003年12月底,兴业银行发行总额为3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定期债务补充资本金,成为国内首家依据《通知》规定实现资本补充新方式的商业银行。而中国银行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目前正积极策划发行次级债。华夏银行的张太旗也对记者强调,发行次级债后,虽然公司未来几年内仍存在再融资的可能,但计划可以制定得非常从容,不会给二级市场太大压力。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上市银行发行次级债是“稳赚不赔”的:从经营角度看,发行次级债提高资本充足率,可以使上市银行稳健发展;从二级市场看,发行次级债可有效回避再融资风险,不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从净资产收益率看,几家上市银行的年净资产收益率都在10%以上,即使次级债利率最终设定在5%左右(次级债利息记入成本),银行平均还能有5%左右的“赚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