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证监会怀抱不再温暖 券商好日子渐行渐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11日 13:51 经济观察报 | ||
郭宏超/文 这一天迟早要来,每个人都清楚这个事实。不是南方证券也会是其它的券商,只是时机选择了南方证券。但监管层的严厉,却是人们所没有想到的。中国证监会和深圳市政府在对南方证券的联合接管公告中措辞严厉:“南方证券违法违规经营,管理混乱”。 恒远证券的高级分析师徐琤说:“行政托管是怎么回事,说实话大家都不太明白,也许是拯救南方证券的一种手段。但从一年来证监会的政策走向可以看出,监管层的监管思路渐渐凸现,暗扣券商整饬的主线,逐步整肃问题券商。而券商监管显然已成尚氏的工作重点。” 由此南方证券的接管似乎蕴涵着别样的含义。 “从2000年,证监会就加大了对券商违规的查处,但2003年的一系列动作,直至南方证券的被接管才真正体现出证监会的决心。监管层的呵护渐渐在减少,生或死,将是券商自己的选择。”一位已经离开南方证券的人士分析说。 2003年12月,证监会接连出台有关券商发展的重大政策,券商们热切盼望的“集合理财”、发债等政策悉数出台,保荐人制度和新发审制度也在2003年的最后几天出台。“政策出得我们都不知所措了,没想到证监会会把这些重大政策集中在年底一起推出,我不相信这只是巧合,现在的市场零星的利好消息还能刺激得起来吗?我想现在的火爆行情也跟证监会的良苦用心有一定关系吧。”北京一家券商的研发部经理陆先生指出。 “从券商角度来说,这些政策正是他们所盼望的,但出台后并不会给每家券商都带来福音,南方证券恰恰就在这时倒下了。”陆说,“从密集的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券商峰会后证监会的确是费尽心机要拯救券商,现在券商们想要的政策监管层基本都给了。” 实际上,证监会在积极出台政策扶持券商的同时也对券商进行了大力的整顿,2003年这一年证监会不再对券商一心呵护。4月5日,大连证券关闭;5月,珠海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证券经营资格;6月,富友证券被中信证券托管;9月,金元证券开始全面托管海南证券在全国的8家经营部;11月,佳木斯证券被中国证监会关闭;12月,新华证券被中国证监会依法撤销,其下的24家经营部被东北证券托管。 “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了,但监管的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一家券商的高层表示。“其实,对整个行业要以市场方式来进行整合。先要解决市场的发展、信心;其次是解决券商的盈利模式,鼓励券商的业务创新,拓宽券商的融资渠道”,他说。 “在入世的背景下,政府对信托、对银行、对保险都已逐一清理,信托规范了,银行也找到了出路,或上市或注资,证券行业的风险该如何化解呢?券商的烂资产不能没有消化的方式,要找人买单,要找到解决思路”,一家证券公司的研究部经理认为。“目前,国家财政正在考虑对国有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问题,对证券公司也应该采取同样的措施。不能说券商‘不好就让他们倒闭’”。 但问题是,券商是不是可以扶得起的“阿斗”? 2004年1月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召开证券公司创新发展座谈会。会上众多人士都建议要从行业发展不平衡这一实际出发,尽快对证券公司实行分类监管、区别对待政策,大胆扶植优良公司开拓创新、做强做大。 会议由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庄心一主持,银河、中信、国信、国泰君安、招商、申银万国、宏源、兴业等证券公司高管代表到场。其实这次会议正体现了证监会这段时间以来对券商监管的思路,从出台的多项政策都能看出这种思路。 “这些政策,无一不体现证监会择优扶强的目的,对南方证券的处置也说明,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没有舍弃不了的利益,南方证券虽然牵涉面较广,但它的问题迟早要面对”,某券商的一位副总裁认为。 “托管手段改变不了众多券商的根本问题。”张卫星指出。而据本报记者了解到的确切消息,高盛已经基本与南方证券达成重组的协议,高盛可能会全盘接管南方证券。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证监会的接管只是为了稳定南方证券,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最终平稳交给高盛。 假如此次重组是真的,那将成为外国投行收购国内券商第一例,意义重大,虽然依然是政府在重组中占主导地位,但其市场化的行为正在显现。 “南方证券倒下可能才是券商们真正面对问题的开始。证监会的怀抱不再温暖,得过且过的日子也将渐行渐远,尽管很多券商依然背负着历史的包袱。”上述券商副总裁说道。 南方证券注定只是一个远去的背影,但它的示范效应也许将长久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