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市场蕴藏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将对2004年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让历史告诉未来,是《证券市场周刊》寻找熊途牛股的初始意图
2003
价值投资成为市场惟一可行的理念。
市场表现为“强者恒强”的新格局。
“价值投资”被解释为“行业投资”。
国内A股不再独立于国际证券市场。
QFII看中的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先知先觉者”。
不同时期不同牛股说明了多元化走向。
2004
大盘蓝筹的涨幅不会低于50%。
核心资产的价值挖掘是一个动态过程。
扩散效应出现,将形成市场系统性热点。
国内A股市场至少有50只股票极具投资价值。
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在价值投资理念下展开博弈。
在2004新年的阳光打在脸上的时候,回首2003年的那个冬天或许并不太冷。年终市场露出的喜色,让投资者早已冰冻的心,有了些许暖意。
2003年,基金经理风光无限;2003年,QFII备受追捧;2003年,蓝筹当道;2003年,庄股覆灭。当价值投资旌旗猎猎的时候,2003年或许已经成为里程碑。
蓝筹树立新地标
2003年新年伊始,“五朵金花”闪亮登场,资本市场掀起蓝筹风暴,一场深刻变革山雨欲来。
以钢铁、汽车、金融、石化、电力五大行业龙头企业为首的大盘蓝筹股展开了一轮气势如虹的涨升,成为2003年整个市场的旗帜。据本刊统计,2003年涨幅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总股本为364746万股,流通股本为42455万股,平均总市值为2155502亿元,流通市值为341791亿元。在这50只股票中,总股本超过10亿股的有20只,总股本在5-10亿股的有12只,仅有科达机电一只股票总股本在1亿股以下,更有宝钢股份、中国石化、中国联 通总股本超过100亿股,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俱乐部(见表1)。而2002年涨幅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总股本为51812万股,流通股本为13789万股,平均总市值为633888亿元,流通市值为185686亿元。
宝钢股份、中国石化、中国联 通、上海汽车等超级大盘股能有如此抢眼的表现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但正是这些大盘蓝筹股组成的亮丽风景,激活了整个资本市场。据本刊统计,2003年涨幅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涨幅为77.66%,而2002年涨幅最大的50只股票平均涨幅仅为32.04%。
大盘蓝筹风光无限,基金经理功不可没。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树起的价值投资大旗,成就了大盘蓝筹。基金脱颖而出也是2003年资本市场的收获之一。成功的投资策略,都是直至“先知先觉者”凭借资本的实力勾勒出清晰的轨迹时才为市场所认识。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这样有实力的“先知先觉者”。截至2003年12月中旬,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预计接近1000亿元。作为监管最为到位、信息披露最为充分的机构投资者,基金选择“价值理念、组合投资”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体制的必然。
和前两年相比,2003年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全新盈利模式的诞生——价值投资成为了市场惟一可行的理念。所谓价值投资是以业绩为目标,关注未来收益。从表8中可以看出,二级市场涨跌基本上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保持一致。“赚了指数不赚钱”仍是许多投资者在2003年的困惑,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仍在遵循传统的盈利模式,没有踏上价值投资的节拍。
市场的机会永远是不均等的,2003年尤其明显。市场一改“板块轮动”的局面,而表现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新格局。2003年,二级市场1258只股票中,上涨的股票有332只,下跌的股票有926只,其中涨幅20%以上的股票有150只,这150只股票主要分布在钢铁、汽车、石化、交通运输、电力等景气行业。从2003年成交金额的统计中,也可以看出这种资源的集中。2003年成交金额最大的20只股票,其成交金额为5595亿元,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成交金额的25%,而成交金额最大的10只股票,其成交金额为3383亿元,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成交金额的15%。而这成交金额最大的10只股票,都处于2003年领涨行业,其中有6只进入了2003年涨幅前50名,规模效应明显(见表3)。
价值投资等于行业投资
“五朵金花”是2003年证券市场最耀眼的5个行业。有投资者把“价值投资”总结为“行业投资”。
这个总结大体不错。据本刊统计,在涨幅前50名的股票中,钢铁行业有8只,电力行业有7只,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有5只,汽车行业4只,石化行业4只,有色金属行业3只,设备制造业5只,行业高度集中。而2002年,除生物制药行业以外,涨幅榜个股不具明显的行业景气特征。
2003年行业分化明显,各行业表现迥异,表现最好的3个行业,超越市场30个百分点以上,而表现最差的6个行业则弱于市场20个百分点以上。只有不到30%的行业跑赢大势。据本刊统计,截至12月27日,上证综指上涨11.57%,涨幅超过上证综指的行业有石化、钢铁、有色金属、水运、电力等12个行业(见表6)。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实践,“核心资产”概念已经为市场所普遍接受。所谓核心资产就是A股市场中最具有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的动态组合。这些核心资产更多地体现在重点行业中。2003年,基金布重兵5大行业,在以汽车为主的机械设备行业投资121.79亿元,以钢铁行业为主的金属非金属制造行业投资92.03亿元,交通运输行业投资108.91亿元,电力行业投资67.67亿元,金融保险45.29亿元,5大行业共投入资金435.69亿元,占统计口径基金股票流通市值的62.41%。
在基金的示范效应下,2003年行业景气度逐渐成为判断行业投资价值的首选因素。从2003年表现最好的10个行业来看,钢铁、港口、汽车整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等无不是今年行业景气度最佳的行业。这些具有良好行业代表性的高景气度行业成为了市场最大的赢家。而这些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龙头则成为了赢家中的赢家,如中国石化、上海汽车、宝钢股份。表6显示的6大代表行业领涨股票,百分之百是行业龙头。2003年上游原材料成为行业景气度最佳的代表,这绝非巧合,它深刻反映了中国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刚刚到来的宏观背景。
国际接轨重建标准
2003年是中国的入世元年,2003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逐渐纳入国际市场体系的一年。国内A股独立于国际市场的局面正在改变。
改变首先来自与国内A股市场一衣带水的香港市场。2003年,中国概念红遍香江,H股不断创出新高。而领涨H股的多数是国内大盘蓝筹股。H股价值重估,青岛啤酒H股首次超过国内A股是一个历史性记忆。
H股示范效应很快传导到A股市场,并首先被深受国际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影响的基金经理接受,进而影响到整个市场。因此,国际股市与中国股市之间的资金传递、理念传递、信心传递机制逐步强化。美国市场对香港市场产生影响,香港市场对国内B股市场、A股市场的H股板块股票产生影响,而H股板块在A股市场的指数权重非常大,进而影响了整个A股市场。本刊数据显示,A股市场中H股板块的30只股票平均涨幅为23.06%,其中15只股票涨幅超过上证综指,其中8只股票进入2003年A股涨幅前50名(见表7)。与国际市场接轨给中国市场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是,重建了市场的估值体系。市场公认的估值体系标准之一就是市盈率,20倍市盈率被作为国际上公认的价值投资的标准。大盘蓝筹正是在国际比较下,经历了价值发现——价值回归——价值挖掘的轮回。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A股市场在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领域的平均市盈率与美国市场基本相当,这些行业中许多龙头股的市盈率还要低于美国市场。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业在美国的成长性很有限,但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QFII的进入,更加速了国内A股市场与世界的融合。QFII强化了市场新的估值体系的建立。2003年7月,瑞士银行落下QFII第一单,此时已是证监会宣布QFII制度后8个月。在外界的揣测和议论中,外资第一单选中了宝钢股份、外运发展、上港集箱和中兴通讯。由此开始,国内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从2002年底就重新确定的价值投资理念,在QFII的助推下获得了市场更广泛的认同。QFII看中的股票,受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追捧。
短线牛股惊鸿一瞥
谈到2003年A股市场,“二元结构”是不可能不被提到的一个词。从“二八现象”到“九死一生”,在结构分化的主旋律中,传统的盈利模式依然不时灵光闪现,上海梅林(600073)就是这样的精灵。
2003年11月13日,上海梅林在5.5元突然启动,至12月2日涨到最高11.65元,短短14个交易日涨幅达112%。
上海梅林的急升可谓典型的传统盈利模式,在2002年的涨幅榜中,这种模式俯拾皆是。但是,在价值投资的2003年,上海梅林就是异数。当然,这样的异数也并非梅林一家。在2003年1月6日-4月20日,11月13日-12月27日这两段升浪中,还是可以发现为数不多的这类股票。
其实,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投资理念应该是多元化的,价值投资并不是要把市场可投资的品种紧缩到一个很小的领域。对于价值型、成长型、重组型、概念型的公司,应该有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投资者去发掘。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偏好,也应该有不同的盈利模式,这才是成熟的市场,才是有容量的市场。2003年不同时期的不同牛股正是说明了这个问题。
谁会是真正的漂亮50
2003年市场蕴藏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将对2004年市场产生积极影响。面对2003年涨幅榜,面对大盘蓝筹高高在上的股价,2004年市场最大的看点恐怕就是这些核心资产的走向。2004年,50大牛股是否延续2003年的威风八面?谁能成为真正的漂亮50?
岁末年初,券商、基金公司都在预测2004年的市场,一份份策略报告新鲜出炉,核心资产何去何从几乎是每份策略报告都不能回避的话题。
中信证券认为,2004年大盘蓝筹的涨幅不会低于50%。100只大盘蓝筹股的流通市值比重将从现在30%上升到50%以上。剩余1000多只股票的市值比重将下降到50%以下。
银河证券认为,受到市场认同的核心资产类股票在2004年仍值得继续关注,但核心资产的价值挖掘是一个动态过程,新的投资品种会不断加盟,核心资产类股票的上涨将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
申银万国证券认为,行业领先企业的估值水平明显偏低。目前基金核心资产所涵盖的公司数量较少,是目前场内资金较为有限背景下的无奈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公司更受主流资金的关注。如果2004年投资者对于证券资产的需求明显提升,那么这种扩散效应的出现,将形成市场系统性热点。
长城证券认为,A股市场至少有50只股票极具投资价值,211只股票具有相对较高的投资价值。
博时基金管理公司认为,在强者恒强的市场里,2004年的行情起点在2003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展开。2003年仅仅是价值投资理念的初步回归,2004年才是价值投资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在共同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下展开博弈,博弈的关键是对所投资企业的估值。博弈的结果则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具备价值的企业获得追捧,出现增长溢价和大盘溢价。
到底谁能成为真正的漂亮50,需要时间来说话。
(注:本文的数据截至2003年1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