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周刊》方泉:2004谨防“价值投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1月05日 09:49 证券市场周刊 | |||||||||
方泉 业界朋友不断发来的贺卡和短信提醒我,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又一年辛苦沧桑的岁月变成了回忆。 SARS、孙志刚、周正毅……只这三个名词便足够咀嚼、联想,它们深刻地影响了20
2003年是中国股市发生深刻转折的一年。从形态上看,最主要的特征是结构调整,即所谓价格分化加剧。1200多只股票,四分之一涨,四分之三跌。涨幅前50名的股票,平均流通股本为42455万股,远远高于2002年的13789万股;平均涨幅77.66%,超过2002年的32.04%一倍之多。市场归结为大盘篮筹股行情。这背后恰恰是深刻的理念提升。即在纷争、冲撞与博弈之后,“基本面选股,长线投资”的价值投资理念渐成主流。而这种投资理念主导出的蓝筹股行情恰恰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形态,证券市场开始成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渠道。7月瑞士银行买入宝钢股份、外运发展、上港集箱和中兴通讯,5个月下来,人家已经有了20%左右的收益,而且从这些股票的成交量看,并没有太多的变现折价。QFII促动了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到第四季度,中国石化、中国联 通、长江电力等超级大盘股的拾级上扬最终确立了价值投资理念的主流地位。因而我们说,漫漫熊途又一年,只有最老实、最“笨”的少数投资人赚到了钱。 那么2004年呢? 2004年首先要盯紧宏观经济走势与产业变化。近日与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交流,他对2003年宏观经济概括出的几个字值得玩味。他说的是“快、好、活”与“乱、紧、涨”: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大;但重复建设和开发区热有些“乱”,煤、电、油、运输等行业“紧张”,钢铁、能源、原材料、农产品“涨价”。据此,我们还得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要看到大好的宏观形势,也要看到相应的政策调整和由此传导的产业兴衰。具体到投资决策,一定要考虑到大盘蓝筹股面临的分化,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的分化。还要跳出宏观经济——产业——上市公司的简单分析模式,研究一下城市化、消费升级、世界加工厂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独具的主题。光说什么“漂亮50”的经验,容易陷入价值投机的陷阱。 2004年开始了,不管怎么说,含辛茹苦,遍体鳞伤两年半的中国证券业也该有“野百合的春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