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去年下半年引入的QFII制度,促进了市场投资理念的国际化。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国际机构投资者不仅能够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典范,而且随着管理资产的市场份额比重增大,其投资文化在市场中将进一步显现"示范效应"。了解国际投资机构的投资理念、选股标准,对于广大投资者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借鉴。
为此,上证报记者专访了瑞银华宝中国首席策略师陈昌华先生。在过去12年的职业生涯
中,他一直研究中国股市和中国上市公司。
记者:宝钢股份、中国联通等大盘股在2003年市场上的出色表现,前几年很少看到。您认为这种态势在2004年是否还将延续?
陈:蓝筹股的价值得到体现,这是全球任何一个股票市场的趋势。只不过,每年的蓝筹股都不一样,去年引领市场的蓝筹股不一定是今年的领头羊。中国股市已经基本告别了同涨同跌的时代,两极分化开始出现,今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
寻找今年领涨的蓝筹股,关键就是看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是推动未来股价发展的根本因素。比如说,去年在中国股市表现最好的前50家公司前9个月的盈利相对于其他企业也是最好的,而且盈利增长最快。
记者:为什么去年表现出色的是宝钢股份、中国联通这些股票?今年又会是哪些股票引领风骚呢?如何来判断每年市场的领涨板块?
陈:我想,这就要从经济周期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在过去20年中,中国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在10%至12%左右,现在达到17%至18%的水平,已经远远高出了平均线。我认为中国经济的这一轮增长周期已经快接近顶部,可能在今年年初达到最高峰。另外,中国经济已经慢慢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迹象,粮食、食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我预计,到今年下半年,经济可能会有所降温。通常来讲,经济周期结束的时候,投资会开始下降,消费开始启动。因此,今年投资者可以关注与消费有关的企业。当然,名义通胀率并不意味着企业的产品价格也能提升相应的幅度,相反,企业还要承受原材料上涨的因素。因此,投资者要考虑哪些企业的原材料比较能够抵抗通胀的影响。
记者:具体而言,哪些行业您认为与消费关系密切?
陈:比如航空业,这是一个与消费紧密相关的行业。因为非典的原因,市场大大调低了航空类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航空公司、机场的固定成本很大,因此总的成本受通胀影响幅度比较小,销售的增长能够很大程度反映在盈利上。
通讯行业我也比较看好。一来这些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不大,二来他们的固定成本也很大,受通胀影响也会小一点。
至于电力行业,我看好的是水电业。这类企业不需要原料,不会受通胀影响,而且原料基本上不可能出现短缺。
记者:那去年很受市场关注的钢铁、汽车板块呢?
陈:原料价格上涨可能对这类企业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体现出来。
记者:我记得您曾经表示,瑞银华宝对银行股持谨慎态度,现在呢?
陈:目前政策的因素对银行很有利。我们持谨慎态度的主要原因,是去年中国的银行贷款增长太快,可能今年会慢下来。对银行来讲,放贷多并不总是好事,这不同于销售增长之于制造企业的意义,况且中国的银行普遍资本充足率不高。所以,我们对银行股相对谨慎一点。不过,有些中小股份制银行着力开拓新业务,比如信用卡,还是很有活力的。
记者:总体而言,您预计今年中国的股市会呈现怎样的态势发展?
陈:如果说指数,那就比较难,而且意义也不大。中国股市两极分化的局面刚刚开始。综合指数里包含的股票太多,很难讲哪一方面的力量将对股指有较大的影响力。
对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指数的涨跌,而是选择好的个股,选择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在美国,在网络股狂热的90年代里,虽然股指大幅度飙升,但也没有出现同涨同跌的局面,而是某一类股票大幅度上涨。
记者: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总体上作何评价?
陈:199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为8亿元,销售收入为5亿元,盈利平均为6000多万;但是到了2003年,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规模达到了40亿元,但销售额只有20亿元,平均盈利不超过1亿元。可见销售和利润的增长低于资产的增长,而且资产周转率(销售额与资产之比)已经不到0.5。
不过看平均值对一些企业是不公平的,因为企业之间的差别太大。有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很强,净资产回报率也高。比如,宝钢股份的盈利能力在国际同行中也属于领先地位。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总体资产收益率并不高,但也有超过20%的公司,这类公司就是我们跟踪的对象。
记者:您在考察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主要会参照哪些指标?
陈:我们会综合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尤其重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其一,现金流数据比较真实,很难包装;其二,现金流能够反映出目前企业真正的经营状况。有现金的企业是我们比较喜欢的。
记者:对于同时可进入A股市场和其他市场的QFII来讲,你们评判A股公司和H股公司的标准是否一致?您在评价A股上市公司时是否与评价国外公司一致?
陈:国际投资者对A股公司的定价方法、调研方法与H股或者其他股是一样的。我们向投资人介绍某家公司的时候,也不会强调说这是一家A股公司,从而认为它的股价应该比同类的H股高。当然考虑到A股含有一部分非流通股,A股的价格会包含一种对非流通股补偿的预期。
国际投资者进行的是全球的投资组合,他们看重的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性,并不是非要投资中国公司不可。因此,所沿用的评判标准是一样的。
记者:您谈到选股最重要的是看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否同时也会关注一些技术指标?
陈:选股的时候,我们只考察企业的质地,只有在买卖股票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合适的价位,而不会因为技术指标来选择股票投资。
(记者郑晓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