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之五:MBO走向分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9日 10:4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尹永强 “红帽子”公司的MBO近年来风起云涌,并因“财富归位”之说而获市场认可。与此同时,国有控股公司的MBO却一直身陷尴尬,被人形容为先是“人人都在想、人人不敢做”,后是“人人都在做、人人不敢说”。 MBO本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方式之一,但去年《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公布后,能像胜利股份(000407)那样抓紧时机、一劳永逸实施的公司只是个别。当众多公司还在络绎不绝、不远千里奔赴胜利股份“取经”时,财政部今年3月份却戛然叫停且至今没有明确表示可以开闸。与此同时,红豆股份(600400)、江苏吴中(600200)等“红帽子”公司却光明正大地加快了MBO步伐并陆续大功告成,以至基本终结了所谓的“苏南模式”。 但是,MBO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吸引力并未因叫停而消退。不敢轻易钻政策空子的大公司在一边苦等政策一边虚心学习,期待如三九集团董事长赵新先所言“只要相关政策出台就第一个搞”;众多小公司则继续以连环控股、联合控股、偷梁换柱等翻新花样隐蔽地进行着自己的MBO梦想,以至“地下MBO”竟成又一极富中国特色的专业术语。 由于公司核心层极少数人的意志或目的往往在MBO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逃避监管、避人耳目的MBO属于公司的核心机密,一般投资者很难从公开披露中作出判断;将股权关系绕上两三道弯时,即使所谓“圈内知情人士”了解的也多是冰山一角。尽管如此,专家表示不论花样如何翻新,MBO仍得通过国有股的各种变化表现出来,所以仔细研究仍会发现相当部分国有股转让难脱间接MBO、变相MBO、曲线MBO、局部MBO或准MBO的怀疑。不让来明的就来暗的,不让控股就来参股,不让收购本公司就收购本公司的控股公司,或者找第三方“友情协助”乃至由孙公司、外孙公司委托收购……总之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中介机构曾估计:2002年以前已实施MBO的上市公司有10家左右,2002年到今年8月实施的近20家,正在实施的则在20家以上。相信到年底这一数字应还有增加。 如河南某公司将其部分国有股转让给一家高管层实际控制的投资公司;云南某公司出资与总经理等自然人合资组建公司,被认为是MBO的一种变通;业绩优异的山东临工(600162)控股权转让给深圳南方香江并置换资产也被看作是MBO的前戏;金地集团(600383)和伊利股份(600887)的股权转让也招致媒体的猜疑;曾尝试过MBO却未获批的东阿阿胶(000423)在香港华润入主后,不禁又对未来的MBO前景寄望殷殷……而更多的MBO仍潜伏在神秘的第三方、信托收购、司法冻结拍卖及所谓的“策略合作伙伴”背后。 尽管很多人认为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实现管理层尤其是“一把手”由金领打工者到“老板”的身份演变及财富聚集,才是MBO屡禁不止的动力源头,而股权定价、资金来源也因不清晰透明也使MBO备受质疑,但市场人士仍普遍认为MBO大戏仍将长期在上市公司中唱下去。而新近出台的《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无疑将在进一步规范的基础上推动MBO。将一切放在阳光下操作,是投资者对上市公司MBO行为的最强烈呼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