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上市公司年终专刊之三--变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9日 10:3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李东平 时间的车辙留下又一段痕迹,2003年上市公司留下怎样的历史印记呢? 我们选择了“高管失踪、证监会叫停新股发行或增发、上市公司高管曲线MBO、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分与和、国有资本大撤退、民营企业上市提速”作为2003年上市 2003年上市公司所置身的证券市场并不平静,新一界证监会开始新政元年、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悖的证券市场边缘化倾向、全流通和国有股减持压力继续存在、随着市场逐步完善如券商经营融资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但透过市场大背景,市场变化趋势依稀可辨。 伴随国有资本大撤退,证券市场主体悄然演变,民营企业上市提速开始改变国有企业主导上市公司天下的格局,而从山东、四川、上海、深圳、重庆、湖南开始,以国有资本退出为契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正加重重组力度,一批民营企业或借壳进入资本市场,或乘机整合相关产业链。与此相应的是,外资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入A股市场,成为上市公司新的主导力量之一。自从生产要素之一的“人”的价值被承认,一批上市公司曲线MBO获得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可,一批过去国有资本经营者变身为自然人股东。 失踪和叫停的背后是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力度加大的结果,经历十多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发展开始走上完全的市场化轨道,政府在市场中影响日趋淡化,与此相应,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证券民事诉讼法规出台就是明显的标志。 TCL等公司整体的上市,以乐凯胶片、深发展、宝钢股份等公司同境外公司战略合作,是2003年上市公司比较有影响的两大现象,整体上市的象征意义是对过去包装上市的告别;而一些具有实力的公司开始在国际并购和发展中掌握主动,寻找真正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 尽管六大现象背后都伴随着证券市场利益割据的大调整和大冲突,但正处于变局之中的市场化方向清晰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