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专家学者认为 解决全流通需进一步明确思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12日 07:36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北京消息 京城一些专家学者昨在"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政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解决全流通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必修课,目前,全流通改革已经成功破题,为保证证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明确思路,抓住有利时机,乘势而上、趁热打铁,一举解决这个问题。 与会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钢铁、汽车等大的周期性行业业绩快 专家认为,在解决全流通问题的分工上,证监会是监管者,职责是制定规则。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代表,行使一方股东权益,在全流通改革问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认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明确了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方式和可能。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全流通方案的批复权应该分级行使,国资委应该下放这个权力。在解决全流通问题上,根据历史情况,国有股东应该向流通股东让利,从而使市场各参与者通过全流通实现共赢。 天相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林义相认为,证券市场是改革的阶段性产物,中国的股市是政策市。中国的股市不是宏观经济晴雨表,而是中国改革的晴雨表。经过10多年发展,改革要进入新的阶段,这就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目前,股市已经到了需要有大政策出台,才能够出现大的投资机会的时候了。 国资委研究室主任季晓南表示,如果全流通方案出台,将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都需要一个强大和健全的资本市场。 一些人士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再不解决全流通问题,积累起来的风险和矛盾越来越大。但如何加快步伐,相信国资委和证监会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 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员会主任李青原表示,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国情不可能改变规律。要想认识资本市场本身的重要性,必须从资本市场本身的重要性来定义,只有观念上清晰,才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问题。她强调,要用发展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记者卢晓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