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变脸呼唤制度变革 发审委改革能承几多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9日 10:02 新闻晨报 | ||||||||
近段时间来,宏智科技接二连三的公告让市场倒吸了不少凉气。 先是9月17日,公司称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天之后的9月20日,公司爆出5000万元募股资金不翼而飞的奇闻。市场还来不及消化种种负面消息,11月13日,宏智科技又跳出来说,公司原董事长林起泰涉嫌“违规挪用募集资金”、“操纵子公司资金外逃”等一系列问题。随后,当事人林起泰在央视露面为自身清白辩解,称一切源自股权纠
面对这样一家上市仅1年零4个月的公司,市场还能说什么?一位投资者在电话中就对记者抱怨:“股市不是用来表演‘变脸’戏法的,这种公司怎么能发行上市?” 新股上市变脸不停 除了宏智科技这样的突出案例,去年以来,还有不少新股、次新股基本面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其中,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有14家,业绩出现重大下滑的有10家。 就说安泰集团,今年2月12日上市。9月2日,公司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一纸公告,涉及的资金有2.46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72.18%,原招股书披露的6个募资项目中,有两个停止实施,两个暂缓实施。公司称,将投入15.3亿元到新的项目中。昨日,公司证券部的温女士也证实公司改投建的项目第一期工程已破土动工,但要到明年底才能完成。虽然新项目已经上马,但投资者难免心里要打几个问号,当初说得花好叶好的募资项目怎么这么快就被抛弃了? 5个月前才上市的三友化工也有让人搞不懂的举动。在上市不到3个月,公司就用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约2亿元进行国债回购。记者昨日从公司证券部许先生口中得知,公司当初募资准备投入4.15亿元的聚偏氯乙烯项目一直没有动静。他称,主要是由于合作方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 募资变更也许还有发展前景可以期待,而业绩“变脸”则让投资者气愤难消。如宏智科技,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58%,并预告全年将亏损,而去年末公司的每股收益还有0.32元。再如中科合成,在上市仅两个月后就发出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50%以上的警示。 承销机构难辞其责 其实每一家公司上市之初几乎是美丽不可方物。究其原因就在“打扮”二字。 为了把公司尽快推销上市,承销商对新股包装是一项不可少的工程。报到发审委手里的材料,大多经过一番“涂脂抹粉”,丑媳妇变成了俏媳妇,发审委也难辨真假。可一旦实现上市,这些公司存在的问题就接连暴露了出来。一位投行经理就向记者承认,推荐新股时,券商虽然不会为了区区一个项目而去造假,但自身肯定会有一定的利益驱动。虽然没有明言,但该人士也并未否认记者的“包装”一说。 对于新股变脸的种种原由,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尖锐地指出,源头还是在发行制度上,尤其是对券商行为的相关约束和惩罚机制并不够。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希望尽快实行保荐人制度。这样会增加券商投行的责任,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业绩变脸等现象,他们就要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保荐制度呼之欲出 日前,尚福林主席已公开表示,将对现行审核制度进行改革。首先是增加审核工作的透明度。有消息表明,证监会将大大精简发审委,每次审核前,都将先公布审核委员的名单,审核后各委员的投票情况也将公示,并设立举报信箱,建立监督机制。 在这些举措推出的同时,证监会还将效仿香港,建立保荐人制度,加强券商的责任和义务。有关保荐制度的征求意见稿,也已于日前发布。 “审核投票情况一公布,审核委员就要更考虑自己的信誉问题了,企业的‘公关’威力将大减。”对发行制度的这些改变,银河证券的任承德这样认为,“包括券商的保荐责任,违规成本增加,势必会减少发行中的一些猫腻。应该说,证监会的以上改革措施,是我国发行制度的一个进步。” 申银万国市场研究部经理桂浩明则认为,发行制度改革虽然有所进步,但想要靠此杜绝新股变脸问题,恐怕还不现实。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一些政府背景较硬的公司,往往就能无视制度,顺利上市。一股独大,则使上市公司沦为大股东钱袋,圈钱成了上市的主要目的。股权割裂、所有者缺位,则使得上市公司经营短视,注重眼下的利益。这些,都容易引发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应该说,发行制度改革,只是在解决发行过程的问题,但证券市场的机制问题,却是新股变脸的根源,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新股变脸现象就无法根除。 晨报记者范恩洁华笑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