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花事件引爆新疆担保圈 问题频现考验监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 07:57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石海平 尽管证监会、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努力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对外担保还是问题频出。啤酒花对外担保金额近18亿元,远远超出其6亿元的净资产,并引发新疆担保圈出现信用危机。面对接连不断的违规担保事件,如何进一步完善化解担保风险体系,把损失降到最小,是摆在市场监管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证监会:仅靠自查是不够的 今年9月,证监会发布通知,要求上市公司规范对外担保,通知要求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而对于以前形成的担保,要求上市公司应自《通知》发布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自查,违反通知规定的对外担保形成的或有债务,在每个会计年度至少下降30%。 而啤酒花巨额担保问题的暴露,显然超出了证监会所规定的自查期限,并且从其暴露的原因看,也不是自查查出来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董事长失踪)。由此可见,仅仅依赖上市公司的自查还不能建立有效的化解担保风险的体系。 从一般担保的角度看,任何公司对外担保都会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而目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出现问题,往往是由于给关联方进行了巨额担保,在这种情况下,防范风险不再是首位,圈钱成为首要目标,另外,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代理人成本过大等问题也给了违规进行超额对外担保制造了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从啤酒花巨额担保事件来看,证监会应该采取主动措施,对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进行更严格的惩罚,让其承担与其收益相匹配的高额成本。 银监会:严格实行问责制 啤酒花的巨额担保也暴露出银行方面的问题。 某银行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担保出现问题,与银行的发展战略有关。如果银行采用积极型发展战略,过分追求市场规模,就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贷款。对银行来说,担保作为贷款的一个辅助性条款,银行在进行贷前调查的时候,往往不如贷款本身调查得仔细,也就会给某些人钻空子。 对此,近日中国银监会提出,由于人为原因造成银行不良贷款上升或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这对提高银行贷款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减少人为的干扰因素将起到积极作用。 央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啤酒花巨额担保还对尽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要求,如果有个全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所有公司贷款、担保资料都可以在一个网络中查到,那么,啤酒花巨额担保事件就不会出现。 据了解,央行在9月底新成立了征信管理局,负责承担信贷征信业的管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正在拟定征信管理条例草案,提供制度保证。 此外,央行正在进行的另外一项工作是建立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该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截止9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已录入国内与商业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390多万个企事业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信贷信息,入库的贷款余额达到13.3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85%以上。 证券市场出现类似啤酒花巨额担保的事件,是偶然,也是必然。如果我们不建立一套有效的防范担保风险的体系,那么,啤酒花决不是最后一个出现担保风险的上市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