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资金面亮起红灯 紧张状况可能会延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0月18日 10:33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本周沪深综指再度出现下跌走势,仅从当前基本面、上市公司的状况考虑,股市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就是资金紧张 本周沪深综指未能承继上周五的反弹行情,再度出现下跌走势。上证综指尾市收于1370.58点,周跌幅为2.38%;深证综指收于376.86点,周跌幅为2.41%。两市成交金额累计达到319亿元,比上周增加了83亿元。 资金面亮起红灯 从各方反馈的信息看,本周的市场下跌可能只有一个原因:资金吃紧。 其实如果排除资金面状况,仅从当前市场基本面、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这两方面考虑,本周沪深综指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下跌走势。 从消息面看,近期管理层虽然没有发布对市场具体的扶持措施,但主要领导都在表态,要保护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要增强市场的吸引力。这样的表态充分显现了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呵护之心。 从公司面看,经过前期连连下跌,当前市场的投资价值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在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只有不到33倍,上证180成份股平均市盈率只有约29倍;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也只有不到37倍。两市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已经超过百只。在三分之二股票不能流通的A股市场,这样的市盈率应该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如此看来,本周市场的下跌只有从资金面找原因了。 有个个案很能说明问题:本周神舟五号顺利发射,但航天类个股却借利好出货,即使是公布业绩预增的中国卫星,股价也是出现大幅下跌。航天科技周五更是跌停。如此的反常走势只能说明资金面真得很紧张。 资金面为何紧张 资金究竟紧张到什么程度,债市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 本周上证国债指数收于97.33点,再度大跌1.4%。而自9月份以来,上证国债指数暴跌幅度已经超过4%。债券市场出现这样的跌幅是历史上所罕见的。 资金面的紧张起因在于前期央行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从总体上看,国内资金供应并不紧张,相反却出现过度供应情况。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这个供应量大大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物价增长幅度之和。面对这样的资金供应量,央行只能采取了相当的紧缩手段,包括发行票据,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来回笼资金。但这样的手段本不该造成市场资金的如此紧张的。 造成紧张的原因就在于资金持有的结构性不平衡。在国内,四大商业银行垄断了资金的"大头",而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只拥有资金的"小头"。即使在央行未采取紧缩手段的时候,这些中小金融机构资金也都不宽裕,一旦央行采取非常手段,由于所有金融机构都是同样被要求收缩资金,这些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立刻会出现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从总量看,资金的供应仍显得较为宽松,甚至过度。也就是说,结构性的失衡很可能会造成这样的事实,M2(广义贷币供应量)供给增速不减,但市场还是没钱。 紧张状况将延续 资金紧张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已经彰显殆尽。投资者关心的是资金还会紧张吗? 从央行公布的2003年3季度金融统计资料看,资金紧张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期。 资料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M1同比增长18.5%,M2同比增长20.7%,增幅较上月略有回落。另外,9月末各项贷款增长率为23.7%,增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显示,央行的紧缩政策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不过,即使央行的紧缩政策已经起到一定效果,市场人士认为在四季度央行可能仍会继续采取紧缩政策,主要原因在于有1个数据不能令人乐观。 1至9月各项贷款新增2.5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1万亿元。这个数据说明尽管M2增长率出现了1个百分点的回落,信贷增长率也出现了小幅回落,但新增贷款规模依然较大。而央行今年的目标是,将人民币信贷增长规模控制在2.8万亿元以内。因此要实行这个目标,央行在四季度即使不再出台新的紧缩措施,但也不可能放松银根增加市场资金的供给。 这样看来,四季度资金整体供给将会趋紧。如果再算上例行的年内资金结算,整个市场的资金面会存在相当难度。本周上证国债指数屡创新低,就是资金面紧张的最真实写照。投资者对此要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杨大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