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渊
近日,暂停上市4月有余的ST渤海恢复交易。作为一家因连续3年亏损而暂停上市的公司,能在短期内复牌,自然引人关注。而更重要的是,这对于困境中的济南上市公司来说,或许是其准备全面突围的信号。
今年上半年,2002年年报公布后,济南5家市属上市公司全军覆没,沦为ST族,其中两家濒临退市。当时,不少媒体把济南上市公司被整体“戴帽”ST的状况,形象地称为“济南现象”。
而现在似乎已时过境迁。
伴随着ST渤海的重组,几乎在同一时间,其他几家ST公司的重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截至目前,有关各家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表明,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动下,济南市5家ST公司年内完成资产重组工作的可能性很大。而如此迅速地“集体脱贫”,虽没有当初“全军覆没”的轰动效应,但我们还是应当给予关注。因为,这也许可称作“济南现象”新变,或“新济南现象”。
审视变化发生的前后,可以发现政府成为推动资产重组进程的关键角色。这5家公司中,除一家为民营企业外,其余均为国有股独大。这种股权结构使得政府部门无论从大股东身份还是社会管理者角色,都当仁不让地承担起重组之责。
除了选择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政府部门在解决土地、人员等多年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不遗余力,扫清了资产重组的障碍。*ST渤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该公司拖延近10年的土地问题解决后,其资产重组坚冰随之被打破,新大股东得以迅速入主,使得公司不仅顺利扭亏,而且也为济南ST公司整体突围打下了基础。
通过集中重组,济南市属5家公司将实现产业转型或提升,所涉及的产业由原来的传统百货、家电制造、摩托车甚至主业不明,转换为汽车零配件、商业连锁经营、房地产等,为下一步持续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应该说,“新济南现象”的出现,令市场各界感到些许欣慰。但这几家公司重组后仅仅解决了暂时的生存问题,如何做到持续盈利,进而顺利摘帽,并实现战略性重组,最终达到发展壮大的长期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推动,济南ST公司的重组进度不会如此之快,但是政府的承诺能否真正贯彻到位,新的重组过程中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以致给上市公司造成新的隐患,以及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服务水平,为上市公司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软环境,尤为关键。
反思济南上市公司的衰落与重组,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是:在企业发展中,政府究竟应该如何定位?
国企改革必须有政府参与,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政府充当什么角色、如何行动、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作为。从济南几家上市公司的情况看,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经营决策和企业管理者的安排,不当干预或变相干预现象,并不少见。因此,在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重组应该更加市场化,政府也应有一份更开放的心态。
这样的担心很正常。笔者注意到,此次在对ST公司的重组中,济南市政府仍然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以重组为契机,济南市对市属国有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清产核资摸家底调查,这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国有资产处置理清了一些头绪。应该说,此举为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打下了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面对济南上市公司的集体沉沦,当地政府正从体制上“亡羊补牢”。比如,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多层次监管体系,推进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等。最近,山东正加快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确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省属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
从“全军覆没”到“集体脱贫”,济南的上市公司正在发生变化。从这些企业的起起伏伏中,愈发明显地看出在其背后政府的力量。接下来,还会有很多难题有待破解,前面还有更为险峻的关口。对政府如何发挥作用,现在恐怕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但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变革,应当是经历了这场波折后,从中获得的重要启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