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建设是一个深层次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不懈努力去做。当务之急应该协调政策
何问陶
经济界普遍认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向好,股价上涨;经济低迷,股价下跌
。经济与股市这种关联性在一个市场经济制度较为健全和成熟的社会里表现较为密切。但由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定价机制、运行场所和运行规律不完全相同,股市与经济常常会出现脱节和背离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股票市场建立的前期,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经常和明显。中国股市自建立以来,涨涨跌跌,升升降降,我行我素,几乎与经济没有关联度。这种背离情况在最近两年表现尤为突出,在GDP以7%-8%的速度增长的同时,股价却在不断下滑,股票指数降了50%,个别股价跌去八成左右,还不见底。中国股市走成今天这样有其必然性,纯理论分析不解决问题,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不现实,必须全面历史来分析,有的放矢推举措。
股市的制度缺陷压抑功能发挥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产生、发展、成熟、壮大的历史进程和自身内在的规律。中国股市是在缺乏市场底蕴的情况下,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理念,由行政举措推上历史舞台的,从它诞生起就存在先天不足。对于这一点,从历史的反思来认识有一定意义,但在股市已建立十多年的今天再过分责难就没有必要了。但是,对片面理解和扭曲证券市场筹资功能,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大肆圈钱的做法则不应同情和原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种错误的认识和行为若得不到纠正,中国股市将得不到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具有信息传递、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分散等内在功能,但这些功能要在一个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上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中国的股票市场在设计上存在制度缺陷,最典型的是人为分为A股、B股(港元股、美元股)、H股、S股;国有股、法人股、职工股、个人股;流通股、非流通股等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上市制度和管理规则。这种人为的割裂,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市场的内在功能发挥受到压抑。难怪现在市场上传出股市调整合并,非流通股上市的信息,股价就会应声下跌。
当务之急是协调政策,恢复信心
虚拟经济在金融市场上的运动,需要信心、信息和信用来支持,需要有效的政策来导向。但长期以来管理层对股市定位不统一,造成政策缺乏统一性、连续性和针对性,使市场和投资者无所适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上升。人们还记得人民日报两次用评论员身份对我国股市作出过褒贬完全不同的两种评价,大家搞不清楚投资股票是对还是错。又如B股突然间对内开放,有人大赚一笔,而大多数国内投资者则纷纷被套牢,至今仍未逃离深渊。再如,对股市严重的投机行为一开始不闻不问,任其发展,问题成堆再下猛药,大批中小投资者又成了受害者。各项政策的出台从某一时间段,从某一侧面看,可能有其合理性,但放在整个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考察,可能它们会相互冲突,互相抵消,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处理好整体和大局的问题。此外,上市公司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业绩的提高也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应引起微观层面的重视。
影响中国股市的因素还可以举出很多,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建设是一个深层次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不懈努力去做。而当务之急应该协调政策,恢复信心。比如,管理层不通过权威媒体传递强硬的影响股市发展的信息;稳定利率;适当调低税费;放慢超大国企盘上市的步伐;调整银行、信托、保险以及其他基金投资股市的规定等等。审时度势,标本结合,中国股市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者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