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恢复新股发行留有悬念 深交所陷入定位迷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9月13日 09:58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杨超 深圳报道 “9月都已经快过半了,现在还没有看到深交所任何正式通知,看来10月重发新股的希望不大了。”深圳本地一家证券公司的负责人对记者说。 9月1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一位知情人士则告诉记者,此前市场以及媒体关于重新发新 停发新股三年之痒 “深交所对创业板很执着,相关准备工作更是积极主动,”深交所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在深交所今年年度工作计划中,“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的筹备”仍是最重头戏之一。 就拿深交所下属的“创业企业培训中心”来说,从2001年成立以来,两年时间内组织实施了对创业企业、拟上市企业的培训40多期,累计培训4000人次之多,积累下丰富的中小企业资源。 不懈的努力虽然没有立即获得回报,但高层带来的频频利好,还是给了深交所以及深圳市莫大的安慰。但“三年之痒”能否准点终结? 南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郭夏南告诉记者,来自市场的压力也急需深交所重新发行新股来缓解供求矛盾。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已经过会未发行的新股已有74家,排队等待过会的200多家。以现在每周两家的发行速度,已过会新股全部上完要到明年一季度末,而后续过会以及排队的公司还在源源不断增加。在已经过会的74家新股中,流通股本1亿(含)以上的新股超过10家,而流通股本5000万(含)以下的有40家左右,占了绝大多数。 而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两个月,华夏银行、南方航空、中原高速等中大盘股相继“着陆”,而40家左右的小盘股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得而见。分析人士预测说,很有可能在10月或11月的一天由深交所来完成。这是否也验证了“深市打包发行小盘股”的传言? 创业板定位迷局 深交所在定位上的迷失开始于最初对创业板的热望。 深圳市曾经连续两年在“两会”上,由曾任深圳市副市长的广东省副省长宋海领衔提出“关于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议案,引发了市场多次“二板”之争。 支持者称“二板不应该再久议不决”,“已经拖不起”,不少风险投资已经被套牢。但三种反对的声音让监管层对创业板顾虑重重:创业板门槛过低会导致风险过大;分流主板的资金;我国目前没有高科技公司,所以用不着开创业板,只建立一个中小信贷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就可以了。 创业板的难产不仅使停发新股后的深交所陷入困顿,也使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缺失的现状没有改观。 “在今天看来,或许创业板对于深圳乃至整个证券市场来讲,是一次在不恰当的时机进行的一次错误的躁动。”中山市一家电器制造企业的老总在与记者聊起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时这样感喟。 既然创业板目前无法实施,能不能采用变通的方法? 在变通的方法中,尤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三步走”折衷方案最为市场认可: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设高科技板块,将现有已通过发审委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小盘股集中二三十家到三五十家;再研究降低上市的门槛,进一步扩大科技板块;待聚集了足够的“人气”且时机成熟后,把这个板块分立出来,成立二板市场。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则认为,目前的最佳方案是尽快推出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经过两年的挤压,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泡沫已经消失,进入新一轮发展。因此,现在是尽快推出创业板或高新技术板块的时机,否则,不利于经济发展。设立创业板,原本是支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改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也为了改革证券市场的构造,创造一个全流通的股市。 记者注意到,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办公室主任李青原不久前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各方面探讨的主题之一,各方对解决这一问题分歧并不大。她个人认为,投资者应对境内二板市场持积极的期待态度。虽然是个人看法,但毕竟是监管层迄今为止对“二板市场”最为积极的态度。这对一心打造“二板市场”的深交所可以算得上另一个利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