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股缘何叫好不卖座 机构选股更加看好PEG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2日 07:53 证券日报 | ||
机构投资者选股正转向对PEG(市价与未来每股收益之比)的判断,显示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化 本报记者 齐士扬 从已经披露的半年报中,可以发现不少绩优股,但这些绩优股却没有因绩优而价优。 机构投资者爱好PEG 华夏回报基金经理江晖表示,从已披露业绩的绩优股共性来看,它们的业绩虽然不俗,市盈率也很低,但是目前已到了机构投资者时代,机构投资者不仅仅需要低市盈率的避险功能,而且还需要低市盈率高成长的盈利功能。 市盈率又称PE,又称本益比,是市价相对于每股盈利的比率。而低市盈率高成长,则着重市价与未来每股收益的比,又称PEG。对于前者,投资者获得了安全功能,享受的是分红的投资回报;对于后者,享受的不仅仅是分红,还有股本增值的回报。两相比较,自然是后者高于前者。 由于机构拥有的资金数量,决定他们只能更多的采取长线投资的形式。因此,选择投资对象的主要考虑不是低PE股票,而是对“价值成长”的判断,即对PEG的判断。对PEG的判断,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市场转向对PEG的投资,正显示了价值投资理念的深化。 可惜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一批绩优个股正是属于低PE行列,而非PEG行列。所以,在此背景下,此类个股失意于证券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行业背景决定PEG 今年受冷落的绩优股与上半年受追捧的绩优股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虽然每年都绩优,但是增长速度处于常态,后者则出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增长。决定这种差异的是行业背景。 比如“贵州茅台”,国酒“茅台”的品质自然是没得说,上半年0.92元/股的业绩自然也不错,在价值投资理念得到市场认同的情况下,理应受到机构的青睐。但从公布的半年报显示,去年底进入股东前10名的3家基金均已退出。 在最新的10大股东中,只剩下2家流通股股东,一个是今年上半年介入的基金汉盛,持股124.6万股,另一个是个人投资者。在退出股东前10名的3家基金中,华夏成长基金持股的时间最长,首次现身于10大股东是在去年一季度末,持股168.6万股。 去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继续增仓,在三季度末持股最高达到214.6万股。但贵州茅台依然是一路下跌,华夏成长在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小幅减仓,今年一季度减仓到180万股附近,二季度加大了减仓力度,一下就退出了股东前10名,持股数已降至105.9万股之下。 从贵州茅台近几年的股东名单看,不少基金都曾经拥有过贵州茅台,但大多数基金都是匆匆过客。这是为什么呢?江苏天鼎的秦洪认为,主要原因一是价格太高,而成长性一般,可以向上拓展的空间实在有限,加上白酒行业销售难以提升,严重制约了其成长性,令基金难以坚定持股信心;二是基金竞争加剧,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只能忍痛放弃这种业绩较为稳定的绩优股,去追逐业绩可能快速增长的股票。 上半年基金重仓持有汽车、钢铁股也是看中其行业背景好,业绩可能大幅增长,结果它们对了。 高成长性个股也在转换 最近,一些行业的发展背景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行业发展和公司业绩提升的步幅可能会因此减小。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机构减持某些股票的现象。同时,另外一些产业的绩优股有望借助于新的经济背景产生新的增长动力,从而有望实现由低PE向PEG的跨越,此类个股就可能获得新资金的青睐。 “中集集团”就是如此,该公司从事于集装箱制造与销售,业绩一直很是稳定。由于近两年来,我国集装箱业务在我国进出口大幅增长的前提下,业绩同步出现增长,而且增长势头有提速的趋势,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近1倍,更为重要的是,该公司还拓展了半挂车业务,这不仅仅给该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且还带来了极高的PEG增长潜力。电子信息业,特别是其中数据传输的发展背景,也预示着这类股票可能发生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