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稳中向好 市场资金却缓慢撤离事出有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 10:07 证券日报 | ||||
上周的市场统计数字表明,沪深两市A、B股指数全部出现下跌走势,机构资金有外流迹象,这明显与上周以来消息面稳定向好背道而驰。为什么在基本面平稳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会出现资金缓慢撤离的现象呢? 申银万国 桂浩明 如果说,7月18日指数出现跳水式下调是受到各种不实传言的影响的话,那么,随着上周以来管理层接二连三的利好刺激,股市理应看涨才对。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连续数天对国有股减持不实传闻的大力澄清、《证券法》修改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周正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关于发展壮大中国股市的谈话,都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上周沪市下跌了1.99%,深市下跌了1.94%,大多数股票的市场表现令人沮丧。是什么原因导致股市的继续下跌呢?从资金角度分析,大资金的缓慢撤出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机构资金缓慢撤离 一般来说,在股市中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应该是大体平衡的,而判断有资金流出的标志是股指的涨跌。如果股指上升,表示愿意在某点位入市的资金多于在同点位撤出的资金,由此导致股指向上运行,以达到新的供求平衡。反之,市场就将在一个更低的点位来取得供求平衡。 从上周的市场情况来看,无论是沪市还是深市,无论是综指还是成指,也无论是A股指数还是B股指数,全部出现了下跌走势,这就提示出,在整体上市场资金是在往外流。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外流的资金,不是来自一般投资者的小规模资金,而是来自机构的大资金。结合历史数据分析,这部分资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盘篮筹股上,且每每驱使大盘篮筹股走出令人欣慰的上涨行情。事实上,从这些股票的股东结构中,人们早已基本断定,大盘篮筹股的走势,基本反映了大资金的流向。 从统计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周沪市成交金额最大的15只股票中(包括上周一上市的华光股份和上周五上市的南方航空),涨跌比例为96;巧合的是,上周深市的这一比例同样也是96(见附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沪深两市成交量最大的股票中,凡上涨的多少可以从消息面上找到一些理由,这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因题材刺激而上涨的因素;相反,那些下跌的股票,基本上找不出什么消息面的理由,反映出时下市场中存在主动性的抛盘。客观而言,这些成交量大的股票,权重都比较大,正是它们的下跌,使得市场在传闻被澄清,同时也没有新的庄股跳水的情况下,股市走得疲弱不堪,重心不断下移。 四大因素值得关注 看过这些统计数字,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基本面平稳的情况下,股市里会出现机构大资金缓慢撤出的现象呢?分析一下,有这样一些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是市场的扩容压力不断加大,由于扩容所导致的资金需求明显上升,以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这一点在周五南方航空上市时看得非常清楚。南方航空当天的换手率达到58.81%,市场为此耗费了22.85亿元的资金。近期,沪市通常一天的成交金额也就是60亿元左右,现在一下子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资金在承接新股中被消耗了,这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介入,股市自然要下跌。事实上,当天沪市就下跌了1.05%,跌幅相当于全周总跌幅的一半以上。这种资金消耗战,今后一段时间还会再打下去。根据这样的预期,机构资金选择撤出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其次,对于部分机构资金来说,现在也存在不得不撤出的压力。银行抽紧银根的动作,不但制约了企业资金的入市,相反还会促使其退场。而开放式基金所面临的巨大赎回压力,也迫使其不断在市场上套现部分收益,以维持现金流量,应付不时之需。 第三,现在股票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节奏很快,这些品种是可以凭资金直接申购的,而且客观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部获利机会。这种低风险收益对于部分机构投资者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于是人们就看到一个国电电力转债发行,居然将包括券商、基金、QFII、社保资金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机构投资者都吸引过来了,这里面显然有相当部分是从股市中套现以后撤出的资金,而鉴于以后这种低风险品种还可能增加,因此机构资金的撤出就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最后,投资者持股信心不足。近期市场走势不明朗,不确定因素很多,基金的总体仓位又比较重,而新的投资热点又迟迟没有能够形成,这样的背景下广大投资者持股信心不,增量资金的进入自然是谨慎又谨慎,而存量资金的撤出则是很自然的。特别是那些今年以来上涨较多的股票,同时流动性也好,大资金容易撤出,这就有了在成交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股票跌多涨少局面的出现。 大资金撤出股市,对市场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撤出局面还会不会延续?到什么时候才可能改变?市场又是靠什么因素来改变它?这些问题的答案终会水落石出。不过对投资者而言,这种大资金撤出二级市场的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警惕。万一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大家要有所准备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