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保荐人制度呼声日高 保荐人能保什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0日 07:36 证券日报 | ||
本报记者 张雁 马宏建 近期,关于新股发行取消通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通道制有哪些弊端?保荐人制度真的能帮助国内投行业摆脱困境吗?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券商。他们认为,实行保荐人制度可以解决以下三大问题。 股权融资需开闸放水 南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李溦博士认为,相对于审批制下的指标分配制度,核准制和通道制确实体现了进步和创新。通道制实施的初衷是解决国内市场供求不均衡的问题。但是造成国内市场低迷的真正原因是缺乏一大批好的上市公司。对于股票发行通道制的缺陷,中国银河证券有限公司研究中心唐震斌博士这样认为,一些拟上市公司的规模受到发行通道制的限制,使一些颇具投资价值的拟上市公司不能上市。而实施保荐人制度,可以起到扶持上市公司发展的作用。 有关专家概括指出,股票发行通道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出于通道的机会成本较高的考虑,券商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选择推荐规模大的企业,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融资和再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其次,目前出现了一种所谓“借通道”的现象,对于投行业务能力较弱的一些新券商来说,凭借自己空出的通道,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的项目就会自动送上门来。如果新券商没有进行辅导等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发行人的质量把握就存在一定的误差;另一方面,一个项目有时会同时在几家券商进行内核,跳来跳去,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显得较为混乱。 而保荐人制度是一种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它把市场风险由监管部门转移到了市场主体(上市公司及中介机构)身上,是政府对资本市场管理方式的创新。实行保荐人制度,迫使投行更加注重公司质量,促进一批质量好、规模小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上市,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结构改善和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提高。 投行业务要放开手脚 “现在谁还写文章?忙业务都忙不过来。”一位中型券商的投行人员对来约稿的编辑说。最近,关于通道制要取消的传闻使投行人士兴奋不已。 在通道制下,券商一年的业务量受制于通道的数量。两年里全国有承销资格的券商增加了一倍达到50多家,但一共仅有200多条通道,造成投行利润平均化。很多大券商空有精兵强将和好的项目,面对屈指可数的通道望洋兴叹。 “保荐人制度一旦实行,对券商自身的改革会有很大的推动。”李溦语气肯定。 多年以来,证券界内部的改革与清理问题并未解决。而实行保荐人制度,强化券商责任,一旦券商推荐上市的公司发生问题,就会殃及投行自身的信誉,甚至使之在业界无立足之地。“将来券商的责任很重、风险很大,摘牌的可能都会有。”李溦说。这就促使券商树立为市场、为企业的服务意识。 唐震斌坦言,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特殊性,推行保荐人制度,通过连带责任等利益机制将保荐人和上市公司的行为捆绑起来,券商出于自身的风险因素出发,必然加强对公司上市募股以及资金使用、信息披露等行为的监控。同时,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目前最实质要解决的问题,是提升企业内在的投资价值,吸引投资者入市。而在发行方式的改革上态度一定要慎重,每一次改革应该比以前更加进步。改革的技术性问题也一定要完全解决。 监管与市场各归其位 李溦认为,引入保荐人制度,还有利于管理层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使管理层监管真正到位。通过保荐人制度,很大部分监管职责将从证监会转移到券商的自律监管,有利于证券监管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以前投行项目要由发审会审核,政府对市场的介入比较深,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风险。现在市场风险由市场主体承担,政府的监管职能得到明确和强化,对双方都有好处。 另一方面,美国、香港等市场发生的丑闻说明,保荐人制度并非万能。对此李溦认为,不可能期待一个完美的制度来解决一切。“我们是在和人类的非理性作战”。保荐人制度自身也需要不断完善。比如延长券商对上市公司的追踪期限、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约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