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重新陷入疲态 资本市场结构性调整还没结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05日 12:45 经济观察报 | |||
董少鹏 沪深股市在经历了大盘蓝筹股主导的“1.14”、“3.27”两轮上升演绎后,于4月中旬回落,重新陷入疲弱状态。一些机构重仓股先后跳水,导致机构损失和市场猜疑。清理国债回购市场、收紧房地产信贷、加强银行监管等因素备受市场参与者高度关注。 究竟该如何看待资本市场的这些变化?资本市场结构性调整导致的阵痛还会持续多久?市场发展运行的空间、动力、保障究竟如何提供,由谁来提供?如何判断未来的走向? 首先,把政府强调的稳定发展市场的方针理解为“督促”各路资金入市,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偏颇,需要厘清。由于资本市场经过将近两年的低潮之后,有关各方对其定位和积极发展的关注度大为提高。监管层以较高的姿态强调了对资本市场的认识问题,并不等于要“督促”各路资金入市。 我国沪深股票市场经过近13年的迅速而曲折的发展,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但其市场机制仍然有很多欠缺,行政力量仍然或明或暗地不时介入。因此,市场参与者对于这种非市场力量的过分介入抱有依赖心理,换言之,就是希望政府采取托市或者救市的措施。 其次,对外围资金入市要理性评估,对政府政策取向要准确把握。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进程已大幅度加快,现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一、二级市场,非流通股市场,证券服务业在内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在此背景下,不少人士指望外资机构来救市,但这缺乏政策依据——政府加快开放的主要目的是藉此注入规范和发育市场的活力,而不是指数的一时涨跌。 此外,夸大银行资金、社保资金、商业保险资金入市,甚至有“各方在努力为股市聚资”的说法。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刻意“动员”资金参与资本市场原本就不是现代政府所应为之事,这与市场出现危机时政府救市有很大区别。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壮大券商实力、放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参与证券二级市场等等举措,更应从扩大直接融资比重、“该由市场决定的就让市场决定”的角度来看待,而不是为了满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盼涨心理。 第三,从今年上半年沪深市场的走势来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对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和非数据化因素)的反映。一方面,受宏观经济良好增长态势的支持,汽车、石油石化、电信等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部门的企业受到投资者追捧,而受益于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实质重组公司也受到投资者青睐。 但另一方面,非典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显现,尽管不少分析指出其“影响甚微”,但这种分析毕竟只能看作是预测性的,与此同时,金融体制改革、国有资产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大,其对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影响是很直接的。前者见诸各类报表,后者可参考如房地产信贷、国债回购资金等清查汇总情况。 过于看重一个方面,过于执着地营造心理预期;或者夸大另一个方面,无视改革的积极进展,都会导致脱离宏观经济实际,看不清复杂因素影响下的资本市场格局。在正负两面因素复合作用下,今明两年,沪深市场投资机会仍然很多,市场的活跃程度会保持比较均衡的状态,但对于指数有过高的期待则是不现时的。 第四,复合性因素将持续存在一个不太短的时期,要有充分的心理预期。党的十六大 、年初召开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都明确了继续扩大直接融资市场,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的方针,特别是“实现证券期货形成证券期货市场和国民经济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建设性提法,为资本市场发展创造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良好环境,资本市场正处于新一轮稳健发展的时期。但是,由于政治上和理论上的积极和正确而忽视改革进程中的实际困难,以为不会出现新的曲折和反复,是不可取的。 面对要清理的历史陈账,需要政府、民众、各个市场参与者需要按照法治、透明、公平、务实的原则,以期尽量减少阵痛,加快改革的进程。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局面是能够实现的。在此进程中,投资者采取稳健、相对保守的策略更符合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的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