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证监会正在联手彻查“上市公司担保圈”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29日 17:27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 张春燕 日前,银监会官员向记者透露最新消息:银监会正在和证监会联手调查“上市公司担保圈”。该官员向记者表示,自从去年蓝田事件发生后,相关监管层就开始关注上市公司相互担保从银行贷款的问题,而今年周正毅事件更促使银监会和证监会立即行动,开展深入调研,以掌握上市公司相互担保的情况。 而银监会给银行的紧急通知也已经起草完毕,不久就将下发银行。通知的主要内容就 银监会官员表示,上士公司相互担保形成的越来越大、越陷越深的“担保圈”,有巨大的潜在风险,银监会也感到忧虑。 “福建圈”、“上海圈”、“深圳圈”,圈圈致命 有统计显示,目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多达460多家,占总体上市公司比例的40%,披露的担保总额约有686亿元。而这个担保圈正处于不断的“壮大”之中。 在各地的上市公司担保圈中,以“上海圈”、“福建圈”、“深圳圈”最为声名卓著。 2002年证监会福州特派办曾做过一项调查,截至2002年6月底,该办辖区内的28家上市公司,除福建高速、福建东百、福耀玻璃、福建双菱和宏智科技等5家上市公司外,其他上市公司都有对外担保,占辖区内上市公司总数的82%。在这些上市公司之间,形成了以三木集团、中福实业、闽福发、天香集团等4家公司为核心的4个担保圈。4个担保圈互相交织,共牵涉了辖区内的13家上市公司,占辖区内上市公司总数的46%。 上海市上市公司担保链还没有得到清查,但其牵涉面也已有大体的统计。2001年中期,在上海本地上市公司中,共有52家上市公司互为担保,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担保链”。在这个“担保链”中,担保金额高达109.04亿元,占这些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的48.65%。 而在前不久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担保圈”始露出冰山一角,但这一角已经颇为惊人。以深石化、ST盛润和PT金田为中心形成的担保链条,涉及到深石化、ST盛润、深宝安、ST特力、海王生物、深纺织、ST深物业等13家上市公司以及另外的数十家非上市公司,涉及总金额数十亿元。 而熟悉内情的人士表示,在上市公司较多的其他地区,上市公司相互担保获取银行贷款的现象同样多得令人瞠目结舌,例如在无锡这样的中级城市。 担保链过长隐藏金融危机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担保类型有三种:上市公司互保、变相为大股东担保和为关联企业担保。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分析,上市公司互保主要是上市公司为了融资贷款的方便,正常业务的运转需要比较方便的贷款,而上市公司从股市筹资要求比较高,做不到简单快捷。这类担保出现危机主要是由于对对方实力认识不足。而另一种担保,则是因为不少大股东通过控股地位,使上市公司对大股东和关联企业进行巨额恶意担保,将上市公司变为“提款机”任意圈钱,最后将上市公司彻底掏空。 上市公司的互相担保负面影响是很大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每笔贷款都有担保人,每一笔贷款资金似乎都有安全保障,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按照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在提供担保时,要采取反担保的措施,然而上市公司提供担保和反担保的经常是关联企业,其风险依然是在贷款圈内,如上述的“深圳圈”中,它们互相进行担保和反担保的,这种担保的效果极差。 上市公司的担保所引发公司财务危机屡见不鲜,特别是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常引发连锁反应,暴露一个接一个问题。其中近期较为引人注目的是ST国嘉,由于公司经营状况极不理想,主营业务几乎为零,屡屡亏损,同时负债累累,多项到期贷款不能如期还款,多家上市公司因为其进行担保而受到牵连,包括开开实业、方正科技、长江投资、联华合纤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隧道股份一家金额就超过亿元,而隧道股份2001年利润仅有9689万元,联华合纤则在2002年陷入了亏损境地,为国嘉的贷款担保给这些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旦这些公司倒下,就可能牵扯出更多的公司,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江信证券分析师分析,担保风险具有波动性和突发性,当上市公司之间涉及金额巨大的互保,只要有一家因不规范运作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映,风险会沿着担保链波及其他公司,甚至引发局部的金融债务链危机,损害相关公司的商业信誉及银行的资产质量。在担保风险中受伤害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同时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对当地经济会产生巨大的波动。而近期由于“上市公司担保圈”涉及的家数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引发的案件迅速增加,“上市公司担保圈”的巨大风险正逐步凸现。 “专家表示,上市公司相互担保形成环环相扣的“唇亡齿寒”关系,如果哪家公司垮台,则很可能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一系列公司的难以为继或倒闭,如果严重很可能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 深圳“深石化圈”就是一例。不断亏损的深石化连带牵动了一系列有直接或间接担保公司的危机,无奈的深圳市政府甚至表示,要注资50亿元帮助深石化这样的国企实行重组。 银监会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互保怪圈的问题“不太好解决 ”。从银行的角度观察,银行风险内控机制的不健全或在执行过程中制度标准的走形是这些高风险贷款得以流出银行的重要原因,而银行间信息流通的不畅顺也对考察上市公司贷款风险程度形成了障碍。 据业内人士介绍,央行内部有一套信贷登记系统,但一方面系统的运转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由于商业竞争的原因各银行不愿意在系统中披露一些放贷信息,系统的实际披露信息比较少,因此目前银行间尚未能形成信息共享的有效机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曹凤歧教授认为,除了银行要健全风险控制机制,证券市场需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以外,中国整个担保体系的逐步形成是解决上市公司担保怪圈的根本方法。 曹凤歧教授表示,我们应该建立起由政府、银行、企业、社会组织各方面组成的担保体系,逐步消化上市公司潜在的风险,解开担保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