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无论盈亏天天提钱的好日子不知还能过多久。因为不久前,博时价值增长开放式基金率先表态:“基金单位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就暂停计提管理费”
基金固定费率的坚冰正在融化。就在市场还沉迷于基金投资风格转型之际,却没有注意到基金业在酝酿着的更大的动作----如果基金业绩不佳就将暂停计提管理费。
更重要的是这个酝酿中的大动作已经有了先行者:不久前,博时价值增长开放式基金发布了提升价值增长线公告:自4月29日起,该基金的价值增长线数值开始逐日提升,从开放申购日的0.900元提升到2003年10月25日的1.017元,提升幅度相当于净值增长率的70%。并向基金持有人再次重申“基金单位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就暂停计提管理费”。
这也就是说,一年365天,不管风吹雨打,基金公司不受限制天天能提钱的好日子可能再也没有了。
旱涝保收本不合理
即使是现在,基金公司还是不愿提起费率改革这个敏感的字眼。
毕竟原来的日子太舒服了。只要发了基金,不管盈亏,不管是否有交易,天天呆在家里就能提钱。
以去年为例,尽管基金表现并不如意,但基金管理公司去年收入仍呈增长态势。去年17家基金管理公司累计提取管理费达到创纪录的14.03亿元,其中54只封闭式获取了10.91亿元,13只开放式基金获取了3.12亿元。与前年相比,去年每家基金管理公司平均提取管理费达到8253万元,而前年平均每家基金管理公司提取的管理费只有7821万元。
按常理而言,基金管理人提取管理费是天经地义的事,但问题就出在这个管理费的提取方式上。
目前,内地基金管理费提取采取的是固定费率提取法:即基金管理公司对所管理的基金按一定比例参照基金净值逐日固定提取。这个比例原来是2.5%,后降为1.5%。
这是什么概念呢?举一个20亿份的基金为例,假设从设立之初到运作满1年,基金净值不增不减,保持在1元面值。因为没有盈利,基金持有人拿不到任何分红,但是基金管理人提取的管理费却能达到3000万元。
现在,较早设立的基金公司一般管理的基金份额都要超过100亿份,维持这个现状,基金公司的年管理费提取额就能达到1.5亿元。这也就难怪,去年底这些面值仅为1元的基金公司股权转手价会被炒高到5元。
如果基金公司能为持有人赚更多的钱,自己借此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这也就罢了。但令市场不满的是,由于采取的是按净值挂钩的固定提取法,因此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实质与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是脱钩的。去年,54只封闭式基金净亏37.15亿元,提取的管理费却达10.91亿元
更令人不安的是,去年只有7家基金管理公司分红与管理费用之比高于1。这也就是说,在17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去年只有7家基金管理公司提取的管理费低于分红。上海某基金管理公司每提取1元的管理费仅分红0.06元,而深圳的某基金管理公司每提取1元的管理费也只分红0.18元。这样看来,原有的费率提取法是太不合理了。
“鲶鱼”增多缘于竞争
实际上,固定费率提取法所隐藏着的弊端早已被市场所发现。但是由于原先的投资品种较少,基金发行还要摇号配售,因此基金公司对此呼声根本不予理睬。
但是现在不同了。基金业实行的按净值固定提取费率机制正受到市场强有力挑战。今年初,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推出基金债券组合投资资金信托计划,公开宣布年收益低于3.5%,免收管理费。
上国投宣布,它所推出的基金债券组合投资资金信托产品年收益率超过3.5%的部分作为管理费,超过4.5%的部分另外提取超额收益的50%作为管理费。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与绩效挂钩的收费方式很可能成为打破基金业固定收费的“鲶鱼”。
“鲶鱼”是越来越多。除上国投外,广东、浙江、重庆等信托投资公司都推出类似信托计划,而且均承诺不达到一定收益,绝不提取管理费。
更让基金担心的是券商。从招商受托理财计划起,证券公司与银行联手发展私募基金业务已成潮流。虽然有着保本的口头承诺,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理财计划还有个相当不错的卖点,那就是将管理费的提取与经营业绩挂上了钩。这至少让投资者感到管理人的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是一致的。
“鲶鱼”的增多,使得基金业与信托业、证券业的正面交锋已不可避免。从初步交锋的结果看,基金业处境不妙。开放式基金频遭赎回、新基金发行也是备受冷遇。而另一方,却出现投资者争相抢购的场面。如果还坚守固定费率提取的做法,基金业很可能会在这场角逐中败阵。
举刀不易下刀也难
为了应付不妙的处境,基金业自己不得不开始对固定管理费率举起了刀。
博时是第一家。其实从博时价值增长开放式基金招募之日起,博时就提出了价值增长线,起始点是0.90元。这也就是说,如果基金净值亏损达到10%。博时将不提管理费。
令人尊敬的是,博时的价值增长线不是平行线,而是一条上升曲线。到今年10月25日,基金净值如果低于1.017元,博时届时仍将不提管理费。这已经有些保本基金的味道了。
据了解,除了博时外,一些新发行的基金也想引入类似的概念,以求表明自己的利益与持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可惜的是,这些基金仍不能提出在满足一定收益率的基础上再提取管理费,顶多只是将亏损下限作适当提高而已。
事实上,尽管处境不妙,但期望基金业固定费率改革就此一步到位,在目前看来也是不太现实的。
首先在于基金业进入成本太高,有关方面会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
这个成本指的是老基金改制成本。在证券投资基金正式亮相之前,市场曾经出现过一批试点基金,如沈阳系列基金,广东系列基金等等。因为运作的不规范,这些基金多数资不抵债。
为了解决这个历史问题,有关方面提出设立新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与解决老基金挂钩。换言之,就是要这些机构在设立之时,用现金置换出部分原有老基金难以变现的资产,少则一、二千万,多则三、四千万。而且,这些付出相当成本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所管理的基金份额都不太高,在市场的知名度也不太大。因此,如果改变现有的基金业固定费率,突然将他们推向风口浪尖,有关方面恐怕会因此承受较大的压力。
其次,基金业的创新空间极大。不到万不得已,基金公司不会大规模地推行固定费率改革。
由于我国基金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投资者对基金还很陌生,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新鲜感。因此,基金公司只要把握市场机会,踏踏实实了解投资人的所好,基金公司即使维持现有的收费模式,其新产品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以南方避险增值基金为例,这只是个保本的基金,还不是个保收益的基金,另外要求也相对苛刻。但是,由于这只基金首次提出保本的概念,一下子引发了市场热销。在一大批基金纷纷延长发行期的同时,它却出现提前结束认购的现象。
由此可见,基金产品在内地市场还是有着相当的生存空间。毕竟现在投资者真正可以接触到的投资工具并不多,偶尔有点新意,自会抢购一空。既然这样,期待触及基金公司生存底线的固定费率改革能在短时期内一步到位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无论如何,基金业改革固定费率已经开始迈步。
(《上海证券报资本周刊》特约撰稿 峡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