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牛市特征越发显现 面对行情踏空者左右为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 10:27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面对上市公司不断向好的业绩,市场岂能不为所动 面对震荡走高的行情,踏空者正在左右为难 本周市场震荡走高,上证综指收于1554.45点,涨幅达2.17%;深证综指收于427.31点,涨幅也达到2.06%。与上个交易周相比,两地市场成交金额温和放大。虽然非典的不确定因 公司盈利能力提高 本周最鼓舞投资者信心的消息,当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高。统计已披露季报的1235家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达到去年全年的36.9%。照此速度,今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可能会比去年增长近三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对大盘走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盈利能力提高,对市场的影响相当积极。从本周市场点的热点板块看,石化板块、科技板块以及新股和次新股板块都曾有上佳表现。这些板块之所以表现较好,主要原因就在于公司利润增长较快。上市公司季报排行榜显示,扬子石化、中国石化均位居净利润增长前5名。而科技股与新股次新股虽然排名并不突出,但是部分高科技行业复苏迹象十分明显。至于新股与次新股利润增长虽不是很高,业绩整体却表现不俗,盈利能力相当强。 统计显示,除了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外,国内整个行业效益出现全面回升态势。电子及信息技术制造业、化学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纺织工业的效益回升速度也相当惊人。其中化学产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14%,纤维制造业的利润增长更是达到397%。行业效益的全面回升,为投资者挖掘更多的市场热点创造了条件。 存款出现少增现象 上市公司效益在逐步好转,股市的资金供给更是出现前所未有的宽松。首先从银行存款看,4月份企业存款与居民储蓄增长速度双双下降,这在今年还是首次。4月企业存款今年出现首次少增现象,4月企业存款增加174亿元,同比少增1117亿元。4月居民储蓄增加634亿元,同比少增加42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企业存款增长幅度下降,但这个幅度还是高于经济增长幅度,这表明企业资金状况总体上是宽松的。由此可知,有部分本来流向银行的储蓄资金已经开始分流。 其次从银行贷款看,4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0.3%,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信贷投放过快,对股市的利好有双重效应。一是直接增加资金供给;二是信贷投放过快,会使风险进一步向银行集中,因为一旦经济增长放缓,有可能造成新的不良资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市的走好就有着政策面的强力支撑。因为发展直接融资可以大大缓解银行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保持股票市场的适度活跃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向直接投资领域。 场外资金供给宽松,场内资金需求却表现得相当活跃。五一休市后的首个交易日,交易所国债回购市场就成交634.9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以28天回购为代表的中期品种增幅显著。值得关注的是,在成交量创新高的6只品种中,除7天回购品种外,其余均为14天以上的中长期品种。这不排除有部分机构为未来的市场操作提前做资金准备的可能。另外节后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将会步入新的高潮,而券商与银行联手开展的受托理财业务也在全国铺开。这一切都预示着近期市场资金供给出现前所未有的宽松。 踏空资金逐步回流 本周市场先抑后扬,上证综指已站在10日均线、30日均线、250日均线之上,从技术形态看,市场的调整即将终结,盘升格局可能就此形成。 更为重要的是,本周市场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单纯的存量资金,增量资金介入相当明显。 本周最大的市场特征是科技股和新股次新股强烈的反弹,这类股票在1600点见顶之后,纷纷地大幅下挫,平均跌幅在20%至30%左右。如果从公司基本面角度看,科技股与新股次新股如此糟糕的表现,与其业绩增长完全是背离的。 季报显示,汽车虽然是当前工业增长中最突出的“亮点”,但光通信设备、集成电路、显示器等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增速都在40%以上,行业复苏态势相当明显。而新股与次新股业绩整体表现也相当不俗,基本面不支持股价跳水。 事实上,在“3·27”行情中,除了基金、部分券商主动做多,更多的机构处于踏空状态。面临即将来临的半年结算,这些机构背负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在市场回调空间不大,时间又比较急迫的前提下,这些机构很可能会另辟蹊径,借科技股与新股次新股或部分超跌股找到获利机会。 踏空资金回流的同时,场内资金并未出现大规模外逃。金融股、石化股、电力股甚至部分汽车股、钢铁股仍保持着相当的强势。这样,踏空资金的回流,很大程度只是增加了市场的热点,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人气。这就为股指持续走高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上海证券报记者 杨大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