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资本旁观本轮行情 私募基金已找到新奶酪?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6日 13:38 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李东平/文 面对空气中弥漫的金钱味道,江浙私募机构们最终忍住了诱惑,在喧嚣的“3.27行情”中,还给市场主力们一个白眼。 富庶天下的江浙一直是资本市场机构们募资的风水宝地,而代表江浙资金的本土私 募机构更是资本市场的神秘群体,几乎从不肯错过资本市场的每一场盛宴。从早年的“3.27国债”到“9607胶合板”事件,甚至到最近的“中科案”和年初“1.14行情”都闪现着江浙机构的身影,但在本轮行情中,江浙私募机构却一反常态。在对江浙地区的十多家证券营业部、部分券商资金部、私募机构和私募资金中介的采访后发现,江浙私募机构面临全面踏空本轮行情的事实,但其缘由却耐人寻味。 谁是本轮行情的主力?基金和券商。被采访者的结论竟是惊人的一致。 同时在上一轮淘汰中,部分私募机构选择了出局,不堪承受巨额损失的浙江嵊州和江苏南京私募基金管理者甚至自杀身亡,老牌机构深陷其中,新的机构尚未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和空间,种种因素让江浙私募机构在本轮行情中不能同基金券商共舞。 江浙私募机构折射出中国私募基金的命运,悄然中,生存重负下的私募机构正走上不同的道路。但金钱的味道仍不容拒绝,今年私募机构正在演绎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空间。 江浙私募冷眼基金 “春江水暖鸭先知”,江浙地区市场如何看待这轮行情? “最初行情将启动的消息竟来自北京同行。”浙江宝俶路某营业部经理回忆,在本轮行情中本地机构并不是十分活跃,他所在的营业部并没有像以往的行情中有成交量突然放大数倍的情况,而且在行情启动前,也没有出现大幅度增加保证金的现象,当地大户机构突然失去了以往大行情前的灵敏。而且在行情刚刚开始调整时,依附于大型企业的几家机构乘机出货,抛光所有股票,彻底退出了证券市场。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杭州更多的营业部。某营业部罗经理透露,以往行情前争相打入保证金和建仓的情形并没有出现,反而在4月17日、18日,不少机构争先出货,交易上没有出现大变动,估计最大的可能性是乘机解套。 据统计,自3月27日前后,在深沪两市涨停板上,尽管华泰证券南京大桥营业部和银河证券宁波解放路营业部的交易量仍频频上榜,但按照地域,上榜营业部分散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并不像过去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但来自浙江宁波的上海私募基金管理者徐先生透露,他周围的江浙私募基金圈内朋友在本轮行情中基本没有大的动作,有的仅仅是乘势炒了一把短线,江浙私募机构同时也不太看好后市。 而南京私募基金管理者海跃分析,私募基金不同于券商、基金,券商、基金资金特性决定其经营期限可长可短,可以进行中长期投资,像重仓持有大盘蓝筹股或做一些绩优股的组合投资,但私募基金的资金多是一年期,面临到期支付本息的压力,在不是行情主力的情况下,私募基金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像南京一些规模较大的私募机构早已身陷股市,一有行情解套还来不及,难有其他作为,而一些小的私募机构已经转投实业或其它新的获利途径。 “私募机构踏空的感觉比较突出。”江浙某券商资金部经理介绍,依据之一是这轮行情中并没有出现以往私募机构就资金需求、市场动向频频向他请教的现象。据他分析,经历几轮淘汰,部分私募基金已经从市场上彻底消失。与此同时,江浙私募基金已经转变了思路,操作趋于理性。 还可以佐证江浙私募踏空行情的另一迹象是,自春节以来,江浙私募资金市场拆借利率不断走低,平均维持在8.5%左右,出现资金供大于求的现象,企业拆出资金年利率更低达6-7%,江浙私募基金吸收民间资金理财的保底收益逐渐降低。地下资金拆借利率高低也是衡量私募机构活跃度的指标之一,而在去年,江浙地区民间资金拆借市场的资金拆借年利率一度高达11%、12%。 海跃分析,私募基金踏空、基金成为主力并非偶然,目前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市值估计占总流通市值的50%,股票市场已经进入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时代。把亏损股、微利股、问题股、强庄股、大涨幅股剔除掉以后,也就剩700多只“好股票”,而这些股票中的200多只是基金重仓股。据不完全统计,只要是形象没有什么污点的股票,就平均埋伏着1家或数家基金,加上套牢的老机构,许多股票的前十大股东中就有多家机构。这种多庄性增加了股票的操作难度,目前只有基金券商具备发动行情实力。本次行情中,仍有70%股票没有上涨也是佐证。 德隆成私募榜样 江浙仅仅是私募机构市场的一个缩影,尽管踏空行情,但私募机构并没有放弃暴利的诱惑。 “仿效德隆成为江浙私募基金今年的最新动向。”某券商资金部经理透露,改做投行这也是私募机构规避市场风险、伺机而动的最佳方式。据透露,除已经淘汰掉和转投房地产等实业领域的私募基金外,对证券市场高收益仍抱有希望的私募基金做投行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一级市场寻找一个较好的项目,进行股权投资,达到直接控股或间接控股的目的。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或间接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当然也有部分是深度套牢的私募机构顺势成为股东。 投资实业或股权投资的收益自然无法满足这些私募基金们的胃口,其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攫取暴利。据悉,在完成项目的包装后卖给上市公司或用项目配合机构二级市场操作是私募基金的获利方式之一。而股权投资、控股上市公司后,私募机构仍可以将手中的股权进行抵押融资,并不影响私募机构的资金链,而且私募机构进可以在二级市场操作,退又拥有实实在在的股权,经营好上市公司还可以获得股权分红。德隆运用这种模式不仅建立庞大产业链,同时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平台。 海跃证实这种现象的存在,“做项目”成为江浙私募基金今年的口头禅。海跃透露,南京的一些私募基金比较偏好房地产、医药和IT,估计房地产、医药和IT都是比较好的概念,而房地产和医药也是实业中为数不多的暴利行业。 尽管在去年的行情中,私募基金创造性地发现和利用了“融券”这种熊市赚钱秘籍,但兼具产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投资才是私募机构长久的生存之道。 上司公司连庄私募 同以往上市公司沦为资本玩偶或配角不同的是,今年,借助私募等机构的力量,上市公司自身成为二级市场的新玩家。 据海跃透露,在过去二级市场的操作中,上市公司本身不大可能成为主角,更多以配角身份出现,比如5亿资金盘,上市公司出3000万或5000万保证金表明诚意外,其余资金均出自操作的机构之手,上市公司主要配合二级市场出利好或利空消息,并不介入实际股票操作,但在今年却有些不同,新趋势是上市公司本身走向台前,而私募等机构反倒成为配角。 据悉导致上市公司走向前台的是,上市公司拥有大量闲置资金和筹资能力。目前股票多庄性和老机构深陷其中没有资金来源,部分上市公司较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并将银行贷款借道私募基金委托理财等方式进入股市,或直接采用委托理财方式。海跃认为,值得深究的是这些上市公司资金的最终去向和托管地。 据悉,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借款公告,涉及贷款金额达到10多亿,贷款期限多为一年,上市公司贷款有增加趋势,是否每一笔资金都是真正补充到生产经营中或流动资金中,不得而知。 而市场新动向似乎也证实上市公司的不甘寂寞,在2002年年报中发现,某上市公司在去年短短三个月时间中,购买了4家上市公司2459万股流通股,投入资金达到2.3亿元,并成为三家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有业内人士认为,应该有更多上市公司藏身二级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