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转高派现层出不穷 上市公司分红演绎激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3月17日 08:1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记者 刘兴祥 在2002年年报中,上市公司分红现象较为普遍。截至3月13日,深沪两市共有30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02年年报,而拟分红的公司就达208家,占比达69.33%。 在分红形式上,派现成为绝对主流。在208家拟分配公司中,有167家将进行纯派现, 从分红数量上看,上市公司表现得较为大方。据统计,上述300家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总额361.70亿元,派现总额则达到了153.85亿元,股利发放率为42.53%。 高派现、高送转股现象突出 引人注意的是,与以往的普遍小额分红相比,2002年度上市公司高派现、高送转股本的现象较为突出。 在派现方面,据统计,有19家公司的每股派现额超过0.3元,占分红公司总数的9.13%。其中,西宁特钢以每10股派现5.2元高居榜首,厦门路桥、新兴铸管、双汇发展、黑牡丹则达到了每10股派现5元。这些公司之所以高派现,关键是业绩较好。统计数据显示,这19家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高达0.45元,较已披露年报公司的平均水平高出约50%。从业绩增长来看,有11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了两位数,北京巴士与厦门路桥分别以140.06%与113.81%的增幅位居前两位。另外,这些高派现公司有一个突出的行业属性,即大多处于公共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 在高派现的背景下,高收益率就表现得较为突出。在目前市况下,超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股利实得率(每股股利/年报公布日收盘价)就可谓不低。据统计,有46家上市公司的股利实得率超过了1.98%,占已公布年报总数的15.33%。 另外,高送转股本仍然受到部分公司的重视。在41家拟进行股本扩张的公司中,就有19家公司每10股送转3股以上。仔细分析,高送转主要集中在两类公司:一是小盘次新股,如精伦电子等;另一类是一些股价处于高价运行的公司,如金融街、ST马龙。令人忧虑的是,高送转公司的业绩参差不齐,有12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均低于10%,有5家公司的业绩出现了两位数降幅。因此,对于股本高扩张之后的业绩增长,目前看来难言乐观。 超能力派现 高派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上市公司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但是,如果是超能力分配,恐怕就有杀鸡取卵的嫌疑了。 通常而言,为长远发展计,公司从当年收益中只提取一部分来进行分配。然而,在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中,就有5家公司的每股派现额大于每股收益。这意味着,公司要把前些年的家底拿出来进行分配。如西北一家公司去年每股收益仅为0.1953元,但每股派现额却高达0.52元。 另一种超能力派现的现象是,公司在去年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甚至还低于派现额,从而出现了手中无钱也分配的奇怪现象。据统计,共有28家公司的每股派现额高于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占拟派现公司总数的13.73%。引人注意的是,其中有13家公司甚至还出现了经营性现金净流出。对于如此分配方案,投资者不得不质疑,上市公司难道要借钱来分配? 上市公司如此迫不急待地进行分配,到底谁从中获得实惠呢?以高派现的19家公司为例,非流通股基本上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这意味着,如果分红预案得以实施,流通股东所获得的现金只占少部分。据统计,在208家公司拟分配的153.85亿元现金总额中,流通股东能够获得的派现额仅为40.40亿元,只占派现总额的26.24%。因此,在分配过程中,超过七成的现金实际上是进入了非流通股东的腰包。显然,非流通股东成了分配中的大赢家。 有基于此,我们注意到,上市公司在推出高派现的分配预案的当天,投资者并未“买账”。以年报公布当日的市场表现来看,19家高派现的公司中,除西宁特钢当日上涨了9.98%外,其余的皆表现平平,甚至有9家公司的股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这至少说明,中小投资者追捧这种高派现的意愿相当淡化。 分红不忘再融资 上市公司在分配的同时也不忘记再融资。据统计,在208家拟分红的公司中,有65家公司明确表示将进行再融资。这意味着,部分公司的股东在获得分红后还将向公司送去一大笔钱。 有迹象表明,部分公司的再融资资金实际上将有相当部分进入大股东的口袋。北方一家公司的分配预案是要拿出3亿多元用于派现,然而2002年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仅1.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需要借钱分红。由于大股东持有公司七成多的股份,可获得2亿余元的现金红利。如果近5亿元的可转债发行成功,那么,其中有近四成将流进大股东的钱包。 更令人称奇的是,分析一些公司的财务指标不难发现,其派现主要是为了达到再融资要求而进行的财务指标修正。以高派现的某公司为例,如果不派现,2002年的净资产收益仅为7.51%,前三年的财务指标难以达到再融资标准。但是,在高派现后,净资产收益率急剧提升到9.39%,从而基本达到再融资的要求。
|